【 市场分析】根据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69家上市公司,总营收超过1780亿元,同比下滑超过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3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营收靠前的10家企业包括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步长制药、太极集团、片仔癀、天士力、以岭药业、康恩贝。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云山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93%至418.35亿元;云南白药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2至212.57亿元;华润三九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99至148.10亿元;同仁堂实现营收同比增长0.06%至97.69亿元;步长制药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27%至56.64亿元;太极集团实现营收同比减少27.63%至56.58亿元;片仔癀实现营收同比减少4.81%至53.79亿元;天士力实现营收同比减少1.91%至42.88亿元;以岭药业实现营收同比减少12.26%至40.4亿元;康恩贝实现营收同比减少2.61%至33.58亿元。
据悉,白云山上半年营收虽然微增,但增收不增利,三大业务板块业绩分化。其中,大商业板块是白云山营收的一大来源,今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占比约69.32%。大商业板块主要为医药流通业务,分为医药分销及零售两种模式,主要利润来源于药品、医疗器械等进销价差及/或配送费用。另外,大健康板块是白云山另一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主要为饮料、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刺柠吉系列等。
云南白药上半年业绩实现强劲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中药资源事业群上半年对外收入9.1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约6.3%。该事业群践行“链主”责任,推行“六统一”运营模式,构建中药材产业集群,探索出“一品一链”发展路径。
据悉,云南白药还坚持创新驱动,守正创新发展中药,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源研发体系,开展道地药材育种研究,中成药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差异化布局创新药,融入生物医药战略。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项目取得诸多成果,如前列腺癌诊断核药项目INR101启动Ⅲ期临床试验,治疗核药项目INR102获临床试验通知书,单抗项目INB301启动临床前研究等。
而华润三九上半年在研发投入上同比激增68.99%,达6.62亿元。报告显示,公司在研项目205项,覆盖心血管与代谢、肿瘤、呼吸等十大治疗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头个中药3.2类新药999益气清肺颗粒获批上市,强化呼吸品类全场景布局;经典名方研发成果显著,累计获批温经汤颗粒、苓桂术甘颗粒等4项注册证书,另有5项申报中。子公司昆药集团聚焦“三七、青蒿、天麻”三大核心药材,推出“777血塞通软胶囊”等老年健康产品,深化银发经济布局。
同仁堂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优势,竞争优势明显,业绩维持稳健。据悉,公司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包括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代表产品。这些经典名方历经数百年临床验证,获得认可。尤为重要的是,同仁堂在原材料把控和生产工艺上形成了高的技术壁垒。
可喜的是步长制药上半年不仅实现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更是大幅增长171.24%,达到6.28亿元。步长制药在财报中称,公司上半年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和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是本期药品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比下降以及公司收购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时形成的评估增值对应的摊销额至2024年末摊销完毕,摊销额同比减少等影响。
据悉,步长制药还拥有众多稳定且成熟的产品。据步长制药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的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均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的成熟品种。其中,稳心颗粒在完成了历时三年的循证医学研究临床试验后,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得到了肯定;脑心通胶囊和丹红注射液的循证医学研究亦在稳步进行。
总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中药行业在整体营收承压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部分企业通过业务优化、研发创新、成本控制等策略实现了业绩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信心;而另一部分企业则面临营收下滑的挑战,需要积极调整发展策略。随着中医药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消费者对中医药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行业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中药行业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行业也需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创新研发周期长等诸多挑战,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