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近日,有投资者提问:国家发布设备更新政策,对公司有着怎样的影响?药企的设备装备更新在政策之内吗?
对此,东富龙回复提到,公司研究和前瞻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法规要求,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药企更新换代的需求。
2024年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要增长25%以上。其中,医疗领域被重点提及,需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本段由AI生成,下同)
随后,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有序推动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行动,旨在补齐高端医疗设备短板,持续改善县域基层医疗设备条件,有力支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显著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医疗设备保障和应急能力。
从这些政策可以清晰看出,药企的设备装备更新无疑处于政策支持范畴之内。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旨在扩大有效投资,刺激企业加大在设备更新方面的投入,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关键目标。在医药行业,老旧设备可能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能耗较高等问题,更新设备能够提升药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向高端化迈进。同时,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此外,采用节能降碳设备和清洁生产技术,有助于医药行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药企来说,业内认为国家设备更新政策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在资金层面,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中央财政还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这大大缓解了药企更新设备时面临的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在技术升级方面,政策推动药企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促使企业淘汰老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以及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这不仅能够提高药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有助于药企开发新的药品品种和剂型,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例如,一些先进的冻干设备能够更好地保证生物制品的活性,为创新生物药的生产提供保障;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能够更精准地检测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
而且,设备更新还有利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随着国内制药装备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下药企更有动力选择国产设备,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促进国内制药装备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作为制药装备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东富龙在面对国家设备更新政策时,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和积极的应对举措。
据悉,在智能化发展方面,东富龙积极探索和实践。例如,其研发的注射笔终组装全新平台设备,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功能。该设备可以实现国内外40多个品牌近百种注射笔包材的组装工艺兼容,通过选用压力-位移监测与视觉检测等多种过程控制方案结合,严格满足不同厂商注射笔的组装要求,同时提供更好的追溯和监测方法。在产能匹配上,该设备提供多种速度平台机型,可为客户提供在实验室、临床、初期上市、产业化生产等不同阶段的产能匹配,同平台扩展的能力为客户前期节约更多设备成本,同时为后期快速上市提供无缝衔接的扩能方案,高产能的机型可实现300支/分钟的组装与贴标,柔性化的平台可为多规格兼容提供更多便利。这种智能化、柔性化的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药企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品需求下的设备更新需求。
在满足法规要求方面,东富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参与了中国2022版本GMP指南《无菌制剂》《厂房设施与设备》分册的修订,以及中国GMP附录无菌药品与PIC/S无菌药品对标工作。这使得东富龙的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法规的严格要求,能够帮助药企在更新设备后,确保生产过程完全符合法规标准,避免因设备不符合法规要求而导致的生产风险和合规问题。
总的来看,国家设备更新政策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药企应积极把握政策红利,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东富龙等制药装备企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满足法规要求,将在这一政策推动的行业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