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9月23日早盘,创新药震动调整,个股来看,晶泰控股、科伦博泰、康哲药业等多只医药板块涨幅靠前,映恩生物、和黄医药等跌幅靠前。
接下来的创新药行情如何?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创新药产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商业化盈利持续兑现。
从政策环境来看,创新药产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2025 年,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优化创新药支持政策、构建多元支付体系、促进合理应用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例如,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基本医保目录定位 “保基本”,对部分价格高昂但临床价值大的创新药覆盖有限,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出现,为高值创新药提供了新的准入途径,有助于满足患者多样化健康需求,保障企业创新积极性。此外,为企业在上市申请环节同步提供医保准入政策指导,能高效衔接市场与医保准入,提升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率。在研发环节,医保部门还将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服务,助力企业精准洞察临床需求,合理规划研发方向,避免重复创新与同质化竞争,从顶层设计上为创新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政策暖风持续吹拂,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筑牢根基,预示着行业将在政策扶持下稳健前行。
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持续增强。以 AI 技术与药物研发的融合为例,这一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2024 - 2032 年,AI 医疗市场将以每年 43% 的速度增长,药物发现是 AI 应用颇广的领域之一。中国在此展现出天然优势,恒瑞等头部药企积极开拓 AI 药物研发平台,深度智耀、晶泰科技等企业纷纷崛起。完备的供应链、交叉领域的人才储备以及政策激励形成合力,推动中国 AI 制药快速发展。有研究数据预计,2025 - 2028 年,中国 AI 制药市场规模将由 12.1 亿元增加至 58.6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68.3%。除了 AI 制药,在热门技术赛道如 ADC(抗体 - 药物偶联物)、双抗、细胞治疗等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也已具备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凭借创新实力持续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从商业化盈利兑现角度分析,2025 年上半年创新药行业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业内统计显示,上半年 Wind 创新药概念 80 家上市公司中,50 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近 17%。像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上、翰森制药等头部企业业绩表现亮眼,正是创新药商业化成功的例证。政策推动下,创新药从获批到进院周期缩短,叠加医保协同支付,加速了产品价值落地。而且,License - out 交易爆发,既补充了企业现金流,又验证了技术价值。众多创新药企业通过核心产品商业化或授权合作实现营收大幅增长,这表明创新药的商业化盈利模式已逐渐成熟,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获批上市并进入市场,盈利兑现有望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出海更是为创新药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5 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总金额创新高,揽下超 600 亿美元。恒瑞、康方等企业的大额 license - out 交易,以及百济、君实等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直接商业化突破,彰显了本土创新药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从利益分配角度看,中国医药企业过去从事原料药出口和 CDMO 业务回报有限,而新药开发合作能让企业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新药全球销售额 10% - 20% 的销售分成,这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转变,不仅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也拓宽了市场空间,投资回报模式的优化有望带动行业估值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取得突破,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通过创新出海分享全球市场红利,为创新药行情注入不断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