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我国创新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总量比例超过20%_创新药

   2025-09-21 30

  【 市场分析】在全球医药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创新药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数据显示,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总量比例超过20%,该数据的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实力的显著提升,更意味着其全球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冲刺的新阶段。
 

  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得益于工程师红利所构筑的坚实根基。医药研发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素养的研发人才作为支撑。我国拥有全球规模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培养的医药、生物、化学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数量居前列。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在长期的研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支高效、稳定的研发团队。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高昂的人力成本,中国工程师群体在保证研发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新药研发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以临床研究阶段为例,中国研发团队能够更快速地完成受试者招募、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将一款新药从实验室推向临床的周期缩短,为创新药抢占市场先机提供了关键支撑。这种 “人才红利” 向 “创新红利” 的高效转化,成为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此段由AI生成)。​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创新药在前沿治疗领域展现出的 “从 1 到 100” 的高效落地能力,正推动我国从医药研发 “跟跑者” 向 “并跑者” 转变。如在 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我国企业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自主研发的多款 ADC 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与安全性,部分药物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如恒瑞医药的瑞康曲妥珠单抗今年 5 月,头次在国内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治疗存在 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成为获批用于治疗 HER2 突变 NSCLC 的国产 HER2 ADC。据悉,9 月 17 日,CDE 网站还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的一项新适应症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 HER2 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HER2 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资料显示,该药物是一种新型的靶向 HER2 的 ADC,由抗 HER2 抗体曲妥珠单抗、可裂解的连接子和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载荷组成,药物抗体比为6。
 

  在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领域,我国科研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在 CAR - T 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PA3-17注射液是博生吉安科自主研发的头款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准的靶向CD7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CD7阳性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近日,该产品关键性Ⅱ期临床开启。
 

  此外,在双抗/多抗领域,我国创新药企凭借对疾病机制的深刻理解与强大的技术,不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抗药物,部分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优势。如9 月 17 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正大天晴 1 类新药 TQB2825 注射液登记了一项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 III 期临床试验。资料显示,TQB2825 是一种全球创新的 CD3/CD20 双特异性抗体,采用独特的 2:1 分子结构设计,通过高 CD20 亲和力与适度 CD3 亲和力的平衡,既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又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 T 细胞的过度激活风险。
 

  这些前沿领域的创新药落地,不仅提升了我国创新药的核心竞争力,更推动了全球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据悉,当前,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进程正不断提速,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方面,我国创新药企积极通过 license - out(对外授权)模式,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推向国际市场,与国际药企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赢。另一方面,我国不断优化药品审评审批体系,推动药品监管国际化,为创新药的全球研发与上市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创新药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撑,也吸引了全球医药企业纷纷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此段由AI生成)。​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52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