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创新破局:中国正崛起为全球医药创新核心力量​_医药创新

   2025-09-18 10

  【 市场分析】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创新药实现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1775种first-in-class管线,全球占比19%;license-out(技术授权出海)数量全球占比14%,总金额占比30%。
 

  据悉,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企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合作日益频繁,合作模式也从单一的技术授权逐步向联合研发、商业化合作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如恒瑞医药近日再启NewCo模式,心肌病药10亿美元“借船”出海。据悉,9月5日,恒瑞医药宣布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其自主研发的心肌肌球蛋白小分子抑制剂HRS-1893项目的海外权益授权给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根据协议,恒瑞医药将获得6500万美元首付款(含一半现金及一半股权)和1000万美元技术转移款,以及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的临床开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加销售提成。
 

  这是恒瑞医药继2024年5月以60亿美元将其GLP-1类创新药组合授权给由贝恩资本等组建的新公司后,第二次采用NewCo模式实现创新药出海。
 

  通过 license-out,中国创新药不仅能够快速进入全球主要医药市场,借助国际药企的销售网络与品牌影响力实现商业化变现,更能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与商业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全球化竞争力。从早期的小分子药物到如今的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中国创新药出海的 “产品矩阵” 不断丰富,“中国智造” 的医药品牌形象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树立。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许可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商务拓展)交易总额。且巨额交易频现是眼下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一大亮点,如今年5月,沈阳三生制药宣布向辉瑞(PFE.US)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其高达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刷新历史记录。
 

  业内表示,当下,中国创新药企的实力不断提升,大部分药企具备了出海的能力,也获得了跨国药企(MNC)的认可。出海,即走向国际舞台,是必然的步骤。
 

  除了出海BD的因素之外,国产创新药在营收上也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创新药的内需也正在崛起。有报告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21家创新药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约42%至286.9亿元;H股32家创新药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约10%至421.3亿元。
 

  如百济神州的创新药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上半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6.5%,为11.92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在已获批适应症领域的销售增长。而亿帆医药两大创新药产品亿立舒和易尼康上半年合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57%,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先声药业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了26%……
 

  业内表示,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迎来了国内医保市场、海外出海市场的双重周期,药企正逐步走向盈利,今年将有大批药企在国内市场实现商业化的重大突破。
 

  从政策护航到研发突破,从管线布局到全球出海,中国创新药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全球医药创新的核心舞台。在这一进程中,每一个创新成果的诞生,每一次国际合作的达成,都在书写着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创新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508.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