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券商:医疗器械细分板块下半年至明年业绩拐点可期_医疗器械,医药

   2025-08-22 170

  【 市场分析】近期,中信建投分析指出,随着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器械行业的主要成长逻辑已经逐步从国产替代和渗透率提升,拓展到国际化和技术创新,估值迎来重塑。国际业务空间更为广阔,多家器械公司的海外业务高增长、国际业务占比将超过国内。过去四年医疗器械板块持续下跌,今年迎来反弹;器械集采政策优化、设备招标数据持续改善、渠道库存逐步下降等趋势下,医疗器械细分板块有望在下半年到明年陆续迎来业绩拐点。
 

  从国际业务视角来看,当下,多家器械公司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国际业务占比不断攀升,甚至超过国内业务。这种现象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多年来深耕技术、提升品质的成果体现。例如,一些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从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到精准的体外诊断试剂,这些产品不仅在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而且在价格上具备明显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器械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成绩突出。中国的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正逐步摆脱以往跟随模仿的局面,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于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以手术机器人为例,国内一些企业研发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精准度、灵活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高水平,为复杂手术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为企业自身赢得了发展机遇,也为整个行业的估值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四年,医疗器械板块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下行周期。然而,今年市场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板块迎来反弹。这一转变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器械集采政策的优化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过去,集采政策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如今,政策层面开始注重集采政策的优化,不再单纯以低价为导向,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企业创新能力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转向为医疗器械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企业得以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
 

  设备招标数据的持续改善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心针。数据统计,国内医疗器械新设备招投标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累计采购规模同比增长41%。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正不断释放。随着各地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需求的增加,以及基层医疗市场的逐步扩容,医疗器械的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例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对基础医疗设备如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等的需求大幅增长,为相关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渠道库存的逐步下降同样是行业向好的重要信号。在过去,由于市场需求波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医疗器械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渠道库存积压问题。这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暖以及企业库存管理能力的提升,渠道库存逐渐回归合理水平。这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加顺畅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而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下半年至明年,医疗器械细分板块有望陆续迎来业绩拐点,不同细分领域各有亮点。在高值耗材领域,多数品类已被纳入集采范围。对于国产化率较高的冠脉支架、骨科等已实现国采的品类,短期内,集采驱动下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以及渗透率提升,将为企业带来业绩增长动力;长期来看,产品出海以及拓展新的适应症领域,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例如,部分国产骨科植入物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与国际有名医疗机构合作,提升产品有名度,逐步实现产品的国际化布局。
 

  体外诊断(IVD)领域,自2022年以来已多次进行省际联盟集采。从价格降幅来看,免疫类集采降幅相对温和,生化类集采降幅较大。不过,随着国家医保局明确未来集采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等原则,IVD集采规则将更加科学合理。产品质量过硬、具备规模效应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受益,预计化学发光行业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有望实现量价企稳,中长期来看,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医疗设备板块与政策相关性较强。随着新一期设备以旧换新项目的推进以及集采中标价格端压力的缓解,渠道库存得以消化出清。预计设备公司普遍会在2025年第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像联影医疗这样的企业,其产品单价值量大且基本无渠道库存,在2025年第二季度报表端就已开始呈现良好表现。未来,具备较强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国产头部企业通过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并在国际市场上分得更大的蛋糕。
 

  低值耗材领域,2025年国内市场预计仍将保持温和增长。但海外市场方面,由于关税等因素影响,客户订单可能会受到一定扰动。因此,相关企业海外建厂进展以及拓展非美地区客户的情况值得关注。一些企业通过在东南亚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有效降低了关税成本,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家用器械领域,家用呼吸机、CGM(连续血糖监测)等细分市场空间广阔且竞争格局较好。随着国内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对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产家用器械公司在国际化拓展方面的进度也将影响行业未来发展。部分企业通过与国际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医疗器械细分板块在政策优化、市场需求释放以及行业自身变革的多重推动下,正站在业绩拐点的前夜。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各细分领域的动态,把握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遇。而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应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33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