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在医疗领域,肿瘤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崭露头角,有望重塑相关治疗格局。花旗的研究报告指出,下一代免疫疗法药物的总市场规模(TAM)可能超过620亿美元,这一庞大的市场潜力预示着该领域将迎来重大变革。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局限性。手术治疗对于一些晚期或转移性肿瘤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化疗和放疗则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而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的出现,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这种疗法可以调动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来对抗肿瘤,相较于传统疗法,能够更有效地对抗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较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的研发进程中,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花旗表示,目前康方生物的ivonescimab及信达生物的IBI363数据表现亮眼。将康方生物的目标价从98港元上调至185港元,信达生物从90港元上调至105港元,三生制药从21港元上调至36港元,君实生物从17港元上调至32港元;中国生物制药从6.2港元上调至8.8港元。
其中,康方生物的ivonescimab表现尤为亮眼。在2024年康方生物主导的一项随机、双盲的“头对头”对比性III期临床试验中,ivonescimab直接与全球制药头部默沙东的“药王”帕博利珠单抗展开正面较量,结果显示,ivonescimab使患者的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了49%。这一数据不仅证明了ivonescimab的强大疗效,也让康方生物在免疫肿瘤治疗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依沃西在中国已经获批2个肺癌适应症,且在肿瘤免疫的核心适应症中,共启动/开展超过12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其布局涉及一线肺癌、一线结直肠癌、一线头颈鳞癌等多种重大癌种。此外,康方生物还有全球首创双抗药物卡度尼利(PD-1/CTLA-4双抗)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治疗胃癌和宫颈癌,针对被誉为“后PD-1时代肿瘤免疫重磅靶点”的CD47,康方同样以全球靠前的速度和成果推进至III期临床,其首个双抗ADC药物Trop2/Nectin4ADC等药物也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三生制药在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领域亦有所布局。其PD-1/VEGF双抗SSGJ-707以60.5亿美元高价授权辉瑞,这一交易不仅体现了市场对三生制药研发成果的高度认可,也表明SSGJ-707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研发价值。目前SSGJ-707已经开展头对头K药的III期临床,若能在临床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有力手段。
君实生物在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方面也积极探索。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免疫肿瘤研发管线中布局了多个项目,涵盖了多种靶点和作用机制,致力于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未来有望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生物制药同样在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领域持续发力。公司在第46届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释放BD信号,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积极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决心。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与外部机构合作等方式,中国生物制药不断推进免疫肿瘤疗法的研发进程,有望在未来推出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