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在医药行业的发展长河中,创新药领域势头正猛。有机构表示,创新药迎来成果兑现期,临床数据不断读出、海外授权持续落地及商业化加速有望为板块持续提供基本面支撑,短期回调迎来布局良机。
分析指出,十年的持续投入,是创新药行业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这期间,大量资金涌入研发环节,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无数实验室里诞生了无数次尝试与突破。从药物靶点的发现,到化合物的筛选,再到漫长的临床试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心血。如今,这份坚持与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临床数据不断读出,成为行业成果的有力证明。
如近期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生物制药的“得福组合”(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CAMPASS研究)数据公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个月,头对头击败全球“药王”帕博利珠单抗(简称K药),较后者PFS提升3.9个月,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30%(HR=0.70)。
此外,根据数据显示,自2025年初至5月底,共计有53款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不含中药创新药)。其中包括国产创新药30款、进口创新药23款,广泛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疾病等治疗领域,还涉及部分罕见病用药。一个个创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先机和良好口碑。
海外授权的持续落地,则彰显了我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曾经,我国医药行业多以仿制药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而如今,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成功将自主研发的药物授权给海外药企,实现了从 “引进来” 到 “走出去” 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创新药的研发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更打开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和品牌影响力。
其中,近一个月以来,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热潮涌动,巨额交易接连不断。如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HBM7020的开发。根据协议条款,和铂医药将获得总计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此外,在达成特定研发和商业里程碑后,和铂医药还有权获得高达6.23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在此次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探讨未来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机会。资料显示,HBM7020是一款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基于和铂医药的全人源HBICE®双抗技术及Harbour Mice®平台研发而成。
海外授权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加速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助力我国医药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商业化的加速,则是创新药行业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随着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企业在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同时,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商业化的成功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现金流,也为后续的研发投入提供了保障,形成了良性循环。
临床数据的持续读出、海外授权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化的加速,将持续为板块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而那些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拥有丰富产品管线、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