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药材迎来产新季,行业新一轮价格调整在即!_中药材,集采

   2025-10-20 130

  【 行业动态】金秋十月,伴随着各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丰收景象,我国中药材市场正式进入秋季产新高峰季,当归、黄芪、党参等备受市场关注的大宗品种集中上市,为市场带来了新一轮的供应变化。
 

  从产区反馈来看,今年多数大宗中药材品种长势良好,预计整体供应量较去年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供应端的变化,正悄然为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埋下调整的伏笔。在产新季的背景下,中药材市场不仅面临着短期供需关系的变动,更叠加了国家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升级以及企业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使得整个中药行业正站在新一轮价格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国家层面对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为行业转型指明了清晰方向。近年来,从《“十四五” 中医药发展规划》的出台,到各项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落地,中医药产业正逐步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加速迈进。而在这一进程中,第二轮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采的启动,无疑成为了牵动行业价格神经的重要事件。
 

  业内普遍预期,相较于首轮集采,本轮中药饮片集采的品种规模将实现明显扩大,品种数量有望接近100个,覆盖更多临床常用且市场规模较大的饮片品类。集采的扩围,意味着更多中药饮片企业将被纳入集采体系,而集采“以量换价”的核心逻辑,也将不可避免地对相关品种的价格产生下行压力。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而言,如何在价格下降的趋势下稳住利润空间,成为了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这也直接推动着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压缩中间环节成本等方式开展降本增效工作,进而带动整个中药行业迎来新一轮的价格调整,促使市场价格体系向更合理、更透明的方向演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采推动价格调整的同时,行业对于中药材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质量管控的关口正持续前移。中药材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作为保障中药材源头质量的关键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实施,成为各地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不同省份结合自身中药材产业优势,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为 GAP 基地建设提供支持。例如,甘肃渭源县凭借其在当归、党参等道地药材种植方面的传统优势,明确提出打造 “全国首个全域中药材 GAP 种植示范县” 的目标,目前已有 24 家企业积极申报建设 GAP 基地,规划总面积达 14.7 万亩,通过全域推进 GAP 种植,从源头确保当地道地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山西运城市则通过政策激励调动企业积极性,对通过省级药监部门延伸检查的 GAP 基地,给予建设主体每亩 100 元的奖补,以财政支持为 GAP 基地建设注入动力;贵州省则将 GAP 推进与 “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相结合,通过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实现从 “种得好” 到 “卖得好” 的转变,提升贵州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这些地方层面的实践,不仅丰富了中药材 GAP 实施的路径,更形成了全国范围内齐抓中药材质量的良好氛围,为中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在行业规范升级的大背景下,中药企业也纷纷将中药材质量管控纳入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从源头把控中药材的种植养殖环节,致力于实现道地药材质量可控与安全可追溯。作为中药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云南白药在 2024 年加大了对中药材 GAP 基地的投入,申报的 GAP 基地涵盖重楼、当归、红花等 7 个市场需求旺盛且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品种,总面积达到 4593 亩,通过自建基地的方式,确保核心药材原料的质量稳定,为企业后续药品生产提供可靠保障。康弘药业同样重视中药材源头建设,自 2024 年起开始深耕中药材 GAP 基地,创新采用 “公司自建” 与 “公司 + 合作社” 相结合的模式,既发挥了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又充分调动了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目前已在新疆、黑龙江、甘肃、四川等多个中药材主产区建成 6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了对多种道地药材的源头掌控。这些企业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头部企业对于中药材质量的重视,更推动着中药产业从原料端开始构建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
 

  从当前市场动态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中药材产新季的到来只是行业新一轮调整的起点。随着供应端的变化、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 GAP 规范的全面落地,中药材市场的价格体系将逐步完成优化调整,那些质量过硬、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转型也将进一步加速,道地药材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中药材产业将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对于整个中药行业而言,这一轮调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将推动行业摆脱过去依赖资源消耗、价格波动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64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