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2025 年 9 月 12 日,百洋医药公告称,近日与济坤医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协议主要涉及用于治疗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JK1033。百洋医药拟通过增资扩股参与济坤医药24%股权,并推动项目研发及临床试验。
据悉,济坤医药持有的JK1033项目IPF适应症完成二期临床试验、且三期临床试验完成头例入组之后,百洋医药投资方具有以合理的、双方议定的价格受让“JK1033项目权益”的权利。
资料显示,创新药 JK1033 项目是一种从中药单体及其衍生物中提取并经高通量筛选及改构优化得到的抗纤维化小分子化合物,拟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和进行性肺纤维化 (PPF)。JK1033 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多靶点作用机制,能够同时干预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多个关键信号通路,有望从源头上减缓疾病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病变局限于肺部,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 IPF 患者人数或将达到720 万人,中国IPF 患者人数或将达到140万人,药物需求迫切。
目前,全球范围内用于IPF治疗的药物比较少。其中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乙磺酸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款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 α和β)等受体酪氨酸激酶。原研药于2014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上市,此后相继在欧洲、日本、中国获批,获批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还有一款是罗氏的吡非尼酮,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抑制纤维化过程。
据悉,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已上市的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还有众多药企在积极布局抗肺纤维化药物研发管线。在国内,随着对创新药研发的重视以及政策支持,越来越多本土药企加入抗肺纤维化药物研发行列。除了济坤医药的 JK1033 项目,还有多家企业的相关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资料显示,济坤医药是一家专注于器官纤维化、炎症免疫疾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公司拥有成熟的抗纤维化药物筛选评价平台、抗炎与免疫调节药物以及肿瘤药物的研发平台,建立了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研发体系,目前已布局了7条面向全球的I类新药管线,按梯度推进保障持续产出。在抗器官纤维化药物研究领域,济坤医药覆盖了十余种器官纤维化的研究模型。
本次合作,百洋医药与济坤医药将形成深度战略互补,济坤医药聚焦前沿研发,百洋医药则凭借其成熟的商业化平台与资本优势,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全球化。双方通过在投资和业务层面的紧密合作,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突破性的创新治疗方案。
据悉,近年,百洋医药正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的模式聚焦创新药布局,加速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百洋医药自有品牌扶正化瘀已在抗肝纤维化治疗领域具有一定地位。扶正化瘀片(胶囊)是国家医保和基药品种,也是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完成II期临床实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