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5家国内创新药新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彰显行业潜力_创新药融资

   2025-09-03 90

  【 行业动态】根据数据统计,8月25-8月31日,全球范围内至少有 10 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新兴公司成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其中,有5家来自中国,包括虹信生物、爱科瑞思、锐正基因、施贝康、信华生物,这一系列融资活动不仅为这些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也彰显了中国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活力与潜力。
 

  根据数据统计,在 8 月 25 日至 8 月 31 日期间,全球范围内至少有 10 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新兴公司成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其中,有 5 家来自中国,分别是虹信生物、爱科瑞思、锐正基因、施贝康和信华生物。这一系列融资活动不仅为这些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也彰显了中国创新药研发领域的活力与潜力。
 

  上周,虹信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核心产品HN2301的IND申报及IIT临床研究。公司相关人士表示,Pre-A+轮融资的到位将加速HN2301的IND申报进程,并加快HN2301在以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为主要发病机制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探索,进一步奠定虹信生物在In vivo CAR T与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方向上的地位。
 

  资料显示,虹信生物是一家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和治疗性mRNA创新药物的研发企业,致力于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公司开发了可离子化氨基脂质库,核心脂质(ILB3132)已实现商业化。
 

  爱科瑞思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团队建设,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爱科瑞思表示,此次融资将助力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加速布局,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资料显示,爱科瑞思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偶联药物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生物医药研发商。公司致力于打造高效、安全的新药开发平台,目前已成功构建“Adcotis-AXC”和“Adcotis-ADC”两大新药开发平台。这些平台在生物偶联药物的设计、合成和优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此次A+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资本市场对爱科瑞思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的认可。
 

  锐正基因宣布获得7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资料显示,锐正基因聚焦于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的开发、产业化和商业化,拥有生物制药全周期成功经验的核心团队,打造了中国具备产业规模的体内基因编辑端到端平台,专注于RNA合成、编辑与递送技术。公司主要在研产品包括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产品ART001、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ART002,其他产品管线主要针对代谢类疾病,主要集中在肝病领域。
 

  施贝康宣布完成B轮融资,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研发管线建设、扩建研发实验室,并推动核心产品的国际化申报进程。
 

  公开信息显示,施贝康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专注于新药差异化创新的研发性企业。目前,已建立AI赋能创新药物从早期发现到临床转化的全周期研发迭代平台,重点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治疗领域。公司核心竞争力正是源于其自主构建的“A-metaForge™”迈创智修AI代谢差异化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跨物种代谢数据与AI算法模型,实现对药物代谢特性的差异化精准解析,挖掘传统模型难以捕捉的代谢特征,通过多维度建模精准定位药物临床代谢缺陷及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从早期药物发现到临床转化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源源不断地输出真正满足临床未及需求的创新药。基于该平台,施贝康在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已完成多条创新产品管线的战略布局,目前多个品种已进入不同临床阶段。
 

  信华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系列融资,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核心管线进入全球临床试验阶段,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本轮融资还将用于人才团队的扩充及自研项目的进一步推进。
 

  资料显示,信华生物专注于开发针对实体瘤等疾病的新一代智能大分子药物,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分子设计平台通过“干湿结合”的研发模式,将计算预测与实验验证紧密结合,实现设计与实验的高效闭环,加速药物候选分子的筛选与优化,提升了设计精准性,以解决当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这五家中国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各自专注的领域不断创新,通过融资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随着这些企业研发项目的推进,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将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404.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