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多家创新药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长,创新与国际化成关键词_创新药,药企

   2025-08-24 250

  【 行业动态】2025 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企纷纷交出亮眼 “成绩单”。从已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无论是营收规模的扩张、净利润的增长,还是核心产品的市场表现,均凸显出 “创新” 与 “国际化” 两大关键词的驱动作用。百济神州、翰森制药、华东医药、甘李药业等行业代表性企业,通过深耕自研管线、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药成业绩增长核心引擎,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药已成为驱动企业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这一趋势在上半年的业绩数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百济神州的业绩表现堪称亮眼。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75.1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6%;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达 4.5 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这也是其 A 股上市后头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自主研发产品的持续放量: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作为全球头个获批的 BTK 抑制剂,凭借在多个适应症领域的优异表现,上半年在美销售额同比增长 51.7%,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速更是高达 81.4%;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作为 PD-1 抑制剂领域的重磅产品,也持续贡献稳定收入。百济神州表示,产品收入的大幅增长叠加费用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公司实现盈利的关键,这一成果印证了其创新药研发战略的前瞻性与商业化能力的成熟。
 

  翰森制药则展现出创新药对营收的绝对主导力。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34 亿元,同比增长 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 61.45 亿元,同比增长 22.1%,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 82.7%。目前,翰森制药已有 7 款创新药在中国实现销售收入,覆盖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形成了 “上市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的管线梯队。公司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支出达 14.41 亿元,同比增长 20.4%,为后续创新成果的持续产出奠定基础。
 

  甘李药业的业绩增长同样离不开创新赋能。作为胰岛素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7.18%,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101.96%,其中三代胰岛素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2.9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 5.52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26.70%,重点推进 GLP-1RA 周制剂等创新药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华东医药虽整体营收增速相对平稳(同比增长 3.39%),但创新药研发管线的储备彰显了长期发展潜力。公司透露,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 80 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覆盖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等多个领域,其中 CAR-T 产品赛恺泽的商业化落地已初见成效,上半年完成全国 20 余省市医疗机构认证,为后续增长积蓄动能。
 

  国际化布局提速,海外市场成增长新曲线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创新药企突破增长瓶颈的重要路径。上半年,多家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收入增速跑赢整体营收,成为业绩增长的 “第二曲线”。
 

  百济神州的全球化战略已进入收获期。其核心产品百悦泽不仅在美国、欧洲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还在全球其他重要市场持续扩张,推动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稳步提升。作为少数在欧美主流市场实现商业化突破的中国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凭借产品的临床价值与全球供应链能力,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上半年产品收入中海外市场贡献占比超过 60%。公司同时上调全年营收预期,将营业收入区间下限从 352 亿元提升至 358 亿元,背后正是对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信心。
 

  甘李药业的国际化步伐同样加速。上半年公司国际销售收入达 2.19 亿元,同比增长 74.68%,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市场(55.28%)。通过与国际有名药企合作,公司积极推进胰岛素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注册与销售,借助成本优势与质量口碑,逐步在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打开局面。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布局,将更多创新药推向国际市场。
 

  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创新药的 “出海” 已从早期的原料药、仿制药出口,升级为创新药的全球同步开发与商业化。百济神州的百悦泽通过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翰森制药在欧美开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甘李药业的海外合作授权等案例,均表明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已获得国际认可,“中国智造” 正在改写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
 

  行业趋势: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成长期主线
 

  上半年创新药企的业绩表现,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成长缩影,更折射出中国医药行业的转型方向 —— 以创新为内核、以国际化为外延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研发端来看,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向创新药倾斜,靶点选择从 “跟随创新” 向 “全球新” 突破。百济神州的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翰森制药的 ADC(抗体偶联药物)、甘李药业的 GLP-1 类产品,均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展现出与国际头部同台竞技的实力。从市场端来看,国际化不再是 “可选动作”,而是 “必答题”,通过参与全球临床研究、获取国际认证、建立海外销售渠道,中国创新药正在从 “中国新” 迈向 “全球新”。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持续推进,国内创新药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而创新能力与国际化水平将成为企业分化的核心变量。未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优势地位。
 

  总体而言,2025 年上半年创新药企的业绩增长,是 “创新 + 国际化” 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随着更多创新药进入临床后期、海外市场渠道的持续完善,中国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更高质量的增长周期,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 “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nbs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34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