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投入,而临床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药企面临巨大的风险。根据梳理,2025年上半年,罗氏、赛诺菲、诺华、阿斯利康、GSK、默沙东等众多头部药企均有宣布终止创新药项目。
如7 月 30 日,葛兰素史克(GSK)发布 2025 年 H1 财报,终止了两项 III 期临床项目。其中,TIGIT 单抗 belrestotug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 III 期临床,由于 GALAXIES Lung - 201 研究未达成主要终点而被终止,这也导致 GSK 终止了与 iTeos 的合作。ibrexafungerp 用于侵入性念珠菌感染的 III 期临床同样未能幸免。此外,GSK 还终止了佐剂重组蛋白疟疾疫苗 II 期研发项目,以及从研发管线中移除抗生素 sanfetrinem 的口服前药 sanfetrinem cilexetil。这些决策反映了 GSK 在面对临床数据不理想时,果断进行战略调整,以优化资源配置。
7 月 29 日,阿斯利康在上半年财报中也披露了一系列项目终止计划。其中,AZD5851(GPC3 CAR-T)、AZD6422(CLDN18.2 CAR-T)和 NT-125(TCR-T)三款细胞疗法的 I 期临床开发被终止。细胞治疗领域虽然前景广阔,但研发周期长、制造流程繁琐、成本难控以及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使得阿斯利康不得不重新审视资源分配。此外,zibotentan + dapagliflozin 用于肝硬化、Ultomiris(瑞利珠单抗)用于狼疮性肾炎的 II 期临床开发也宣告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还剔除了多个项目,包括卡匹色替(Capivasertib)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 3 期研究,以及三个神经科学项目。阿斯利康此举是为了更加聚焦肿瘤和心血管领域的核心管线,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7 月 24 日,罗氏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共削减 7 个临床项目,涵盖 4 项 I 期临床研究和 3 项 III 期临床研究。其中,公司的 TIGIT 单抗 RG6058(tiragolumab)仅剩的两项 III 期临床均被终止,标志着罗氏彻底放弃该靶点研发。除 TIGIT 单抗外,罗氏还终止了包括 PD - 1 - IL - 2v 抗体融合蛋白 RG6279、WRN 抑制剂 RG6457、USP1 抑制剂 RG6614、眼科候选药物 RG7921、RG7601(维奈托克)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 I 期临床试验,以及肥胖症资产 CT - 173 的开发。罗氏的这一系列举措旨在精简研发管线,集中资源投入更有潜力的项目。
默沙东在公布 2025 第二季业绩时,也宣布终止多个肿瘤项目。其中包括 MK - 1308(CTLA - 4 单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 II 期研究、MK - 1022(HER3 - ADC)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 III 期研究,以及 MK - 7902(仑伐替尼)针对食管癌的 III 期研究。尽管 MK - 1308 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疗法在肾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已进展至 III 期,但在 NSCLC 的 II 期研究中未能达到预期,因此被终止。这些决策体现了默沙东基于临床数据对研发项目的严格筛选和战略调整。
众多头部药企在 2025 年上半年终止创新药项目,这一现象反映了医药行业研发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投入,而临床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药企面临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药企需要更加精准地聚焦核心领域和有潜力的项目,以提高研发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药企的这些决策将促使研发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推动行业朝着更加理性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提醒着药企在进行创新药研发时,要充分评估风险,加强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设计,提高研发成功率。此外,药企之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也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应对研发挑战。
在未来,医药行业的创新之路仍将充满挑战,但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研发策略,加强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