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在 2024 年,中国药品行业的投融资市场呈现出一番独特的景象。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年共发生 300 起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约 517.81 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药品行业的持续关注,更揭示了行业内部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与发展趋势。
在这 300 起投融资事件中,绿叶制药、箕星医药、先声再明、华北制药金坦生物、安济盛生物、普方生物、成都通瑞生物、剂泰医药、信诺维、华诺泰生物等企业融资金额排名靠前,融资金额分别为16亿元、1.62亿美元、9.7亿元、9亿元、1.2亿美元、1.12亿美元、1亿美元、1亿美元、7亿元、6亿元。
绿叶制药,在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上持续发力,其全资子公司南京绿叶经多年自主研发与商业化系统布局,在肿瘤治疗领域构筑起技术优势和产业地位,并拥有一系列具有高临床价值、差异化特色的产品组合,主要资产包括:力扑素®、天地欣®、天地达®和Zepzelca®。对于本次战略投资,绿叶制药称,这将加速深圳绿叶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此外,该笔投资还将为集团提供更充裕的现金流,显著改善财务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
箕星药业是一家由RTW公司创立、现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将创新科学和药物带给罹患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疾病的中国患者。公司通过开发和商业化独特创新的治疗药物,应对心血管和眼科疾病领域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目前公司已有多款临床阶段在研产品,针对9种适应症,涵盖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干眼症和老视等多个疾病领域。
先声再明是先声药业集团旗下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以突破性治疗手段,解决中国乃至全球肿瘤领域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先声再明致力于打造高价值创新研发管线,已上市产品组合包含科赛拉®、恩维达®、恩度®三款全球创新药,正创造业绩快速增长曲线。在研发创新方面,先声再明重点关注肺癌、胃肠道癌、妇科癌症等疾病领域,目前已建立一条包含超30个研发项目的产品管线,涵盖创新单克隆抗体、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小分子药物等多种类型。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是我国现代化模块式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基地,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及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金坦公司秉承了华北制药多年积累的生物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经营业绩不断攀升,资产规模达到23亿元。作为生物药研发生产的重要力量,融资将助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工艺水平。
安济盛生物聚焦于骨骼、关节和肌肉重症疾病领域,融资将支持其临床试验的推进,加快产品上市进程。对于深受骨骼肌肉疾病困扰的患者群体来说,安济盛生物的研发成果将为他们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
普方生物专注于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开发,普方生物的融资将加速其 ADC 管线的开发,推进关键临床试验。成都通瑞生物在眼科、心血管等领域布局了多个研发项目。融资后,公司能够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剂泰医药以 AI 技术赋能药物研发,通过融资,其能够进一步优化 AI 药物研发平台,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剂泰医药可以利用资金吸引更多 AI 和医药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推动更多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信诺维致力于创新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在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线。华诺泰生物作为人用疫苗和创新佐剂研发及产业化的平台型公司,其融资主要用于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管线的临床试验推进以及生产基地建设。
从整体市场来看,2024 年中国药品行业投融资市场的这些数据背后有着多方面的驱动因素。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药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投资者纷纷布局。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加快新药审批流程、给予研发补贴等,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提高了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激发了资本市场对药品行业的热情。然而,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临床试验失败的可能性始终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