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2025年7月药企累计减员8000人!同比去年增加5倍_药企,裁员

   2025-08-09 180

  【 行业动态】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7月,医药行业企业累计减员8000人。其中在7月31日,默沙东宣布战略调整计划——节省30亿美元成本并支持新产品上市,其单家公司就削减约6000个岗位。
 

  除了默沙东以外,基因泰克、GSK、森特贝林、火箭制药等药企在2025年7月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员。
 

  其中,基因泰克,作为罗氏旗下的子公司,也深陷裁员漩涡。在过去 15 个月中,这已经是其第四波裁员,此次裁减了南旧金山总部的 87 个职位,而在 5 月份,基因泰克就已经裁员 143 人。裁员原因与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密切相关,旨在更加聚焦产品组合中尤其具有潜力的分子项目。​
 

  同样,GSK、森特贝林、火箭制药等药企在这个月也纷纷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减员行动。比如 7月下旬,有报道称,根据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 (WARN) 法案公告,GSK裁员仍在继续,该制药公司将解雇麻省剑桥的 150 名员工。同时,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公司计划将其肺炎链球菌疫苗资产的生产线从剑桥迁移到宾夕法尼亚州的玛丽埃塔。本次裁员将从今年10月4日持续至明年3月31日,这已经是本月GSK公布的第二轮裁员。
 

  步入 8 月份,这股裁员潮并未停歇。拜耳、诺和诺德等药企也相继宣布裁员计划。拜耳的裁员是其重大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而诺和诺德则可能是基于市场竞争、业务布局等多方面因素考量。​
 

  药企大规模减员的背后,折射出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随着众多新药的上市以及仿制药的冲击,药企面临着巨大的争夺压力。例如,在减肥药市场,诺和诺德的产品凭借突出疗效占据了较大优势,其他药企若想分一杯羹,就需在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下功夫,裁员有时便成为成本控制的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研发的高风险与高投入也让药企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研发管线和资源分配。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投入资金数以亿计,且失败风险颇高。若研发项目前景不佳,药企可能会选择及时止损,通过裁员来削减研发成本,将资源集中于更有潜力的项目。​
 

  此外,疫情 “红利” 的消退也是部分药企减员的原因。在疫情期间,一些药企因生产相关抗疫产品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但随着疫情常态化,这部分业务的需求和利润逐渐回归常态,药企需要调整规模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这一系列的裁员事件,对于医药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和不确定性;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则可能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效率、优化业务布局,推动行业朝着更加高效、创新的方向发展。未来,医药行业将如何在这场变革中重塑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nbs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22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