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7月8日,赫力昂(Haleon)宣布,已于6月27日完成对其非处方药合资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至此,赫力昂完成了对原中方拥有的45%的股权的收购,中美史克正式成为赫力昂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中美史克聚焦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及消化健康等品类,拥有芬必得、新康泰克、百多邦、扶他林和辅舒良等一系列品牌。
赫力昂于2022年7月从葛兰素史克分拆后,在伦敦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其业务整合了葛兰素史克、诺华和辉瑞的消费者健康业务,旗下品牌历史超170年。赫力昂在全球消费者健康市场地位明显,如在敏感性口腔护理、口香糖健康、假牙护理、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VMS)等领域。
中美史克作为中国医药市场的“老将”,自成立以来成绩突出。它以强大的营销能力出名,将芬必得、新康泰克、百多邦、扶他林等OTC品牌成功植入消费者心中,成为大家熟知的存在。中美史克通过创新的广告营销模式,让消费者清晰认识到OTC药品存在品牌与厂家的差异,成功塑造了消费者的用药观念。例如,在众多盐酸伪麻黄碱生产企业中,中美史克打造了“康泰克先生”这一重要IP,加强与消费者互动,有力提升了品牌辨识度与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中国医药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为跨国药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基药目录调整、医保扩容等政策背景下,虽然中美史克强大的OTC产品线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其营收仍稳定在较高水平,如最近两年一直保持在35亿元左右,显示出其产品强大的市场韧性与品牌忠诚度。
赫力昂对中美史克剩余股权的收购,是其深思熟虑后的重要战略举措。从赫力昂自身发展来看,自独立后,虽继承了多个爆款OTC产品,还纳入了辉瑞的保健品,但整体营收增长态势不够强劲,欧洲市场业绩欠佳,成本控制压力较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赫力昂亚太区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中国市场,钙尔奇、百多邦等产品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因此,中国市场对于赫力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为其全球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收购中美史克后,能让赫力昂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中美史克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其在成都、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设立的分公司,有效推动了产品在下沉市场的渗透。同时,中美史克天津工厂的现代化生产线,为本地化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关税等政策利好下,能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重构。赫力昂完成全资控股后,通过品牌整合,可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强化其在非处方药领域的布局。
此次收购不仅是赫力昂和中美史克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反映出跨国药企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持续看好。近年来,包括拜耳、赛诺菲、诺和诺德等在内的众多跨国医药头部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足以证明中国市场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赫力昂对中美史克的全资收购,将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有望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健康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非处方药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