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变革迅速的医药行业,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并保持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成为关键之举。近期,国药现代拟转让其持有的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 51% 股权,以及华润系一系列资产出售动作,都凸显了行业内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的积极探索。
2025 年 6 月 30 日晚间,国药现代发布公告,为推进实施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决定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下称 “国药哈森”)51% 股权,并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预挂牌。资料显示,国药哈森目前在销品种规模较小,且与公司下属其他子公司产品重叠度较高。自 2021 年以来,经营持续承压,业绩连续亏损。如2024 年,国药哈森营收约为 3.66 亿元,净利润 - 0.65 亿元;2025 年 1 - 4 月,其营收约 1.01 亿元,净利润约 - 0.20 亿元。
国药现代表示,此次转让股权是国药现代提质增效的重要管理举措,通过剥离这部分不良资产,公司能够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与资产结构,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华润系在资产调整方面也动作频频。2025 年 5 月 13 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转让湖北九州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51% 股权,转让底价为 1086 万元。此前的 5 月上旬,华润三九还挂牌转让三九 (安国) 现代中药开发有限公司 49.8967% 股权。华润系旗下的华润博雅生物也曾发布公告,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博雅欣和 80% 的股权。华润系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巩固在 CHC 健康消费品和处方药等领域的地位,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从行业背景来看,随着医药行业政策的不断深化,医药制造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经营模式转变、毛利降低等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无论是 “国药系” 还是 “华润系”,近年来资产出售动作均明显增多,通过转让低效资产,实现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分析指出,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出售盈利能力不佳或与核心业务关联度低的资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资源聚焦层面而言,企业资源有限,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能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从战略调整方向来说,通过资产出售与并购,企业可以调整业务布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进入更具潜力的细分市场。
当然,医药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资产估值存在难题,如何准确评估拟出售或收购资产的价值,避免价值高估或低估影响交易的公平性和企业利益,是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另一方面,业务整合难度大,在出售资产后,可能面临员工安置、债务处理等问题;而收购资产后,又要解决企业文化融合、业务流程协同等问题。
医药行业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运营效率,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调整战略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药现代与华润系的案例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未来,更多的医药企业或将加入资源整合的行列,通过合理的资产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