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抢滩新药研发下一个黄金赛道,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等一批国内药企开足马力_新药研发

   2025-06-27 380

  【 行业动态】在新药研发中,分子胶正崭露头角,有望成为下一个闪耀的黄金赛道。当前众多跨国药企头部纷纷重金押注,而我国药企也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积极投身其中,如诺诚健华、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万春医药、标新生物、康朴生物、格博生物、卫本药业、嘉越医药、医诺康、优济普世等企业已在这条赛道上开足马力。​
 

  分子胶作为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路线中的重要一员,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与人们较为熟悉的 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不同,PROTAC 在构造上类似 ADC 药物,由 POI 配体连接靶蛋白,通过 linker 与 E3 连接酶配体相连,诱导 E3 连接酶和靶蛋白连接,进而泛素化并降解靶蛋白。分子胶则是通过改变 E3 连接酶和目标蛋白之间的接触面,促进二者结合,最终导致蛋白降解。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得分子胶具备了诸多优势。其分子量更小、化学结构更简单,空间干扰少,成药性更好,能够作用于那些没有小分子结合口袋的不可成药靶点,如 IKZF1/3,为攻克传统药物难以触及的疾病靶点带来了希望。​
 

  凭借这些优势,分子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发热潮。从市场布局来看,诸多国际药企头部早已开始在分子胶领域跑马圈地。例如,BMS 早在 2019 年便豪掷 740 亿美元收购血液头部 Celgene,将分子胶降解剂 Revlimid(来那度胺)、Pomalyst(泊马度胺)等产品管线纳入囊中。尽管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分子胶降解剂数量有限,但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等药物的强劲销售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赛道蕴含的巨大潜力。除 BMS 外,勃林格殷格翰、安进、卫材、默沙东等企业也纷纷入局,不断拓展分子胶在实体瘤、自身免疫等大药领域的应用范围,积极探索新的靶点,如 GSPT1、RBM3、PRMT5 等。​
 

  我国药企在分子胶赛道上同样表现出了强大的进取精神。如诺诚健华基于自身的分子胶平台,研发出了高效选择性 IKZF1/3 降解剂 ICP - 490,目前正在开展单一疗法或与其他疗法联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恒瑞医药也不甘落后,其研发的 HRS - 3738(靶点 CRBN - E3 连接酶),正在开展单药 / 联合(含地塞米松方案)治疗 MM 和 NHL 的 Ⅰ 期临床试验。标新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开发口服蛋白降解小分子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其 GlueTacs® 双研发平台融合了分子胶和双功能降解剂技术,已成功推动多条分子胶降解剂管线进入临床阶段。此外,康朴生物的 KPG - 818 胶囊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在国内获批,其在美国开展的治疗多种血液肿瘤的 I 期临床试验也已结束;格博生物的 GLB - 001 和 GLB - 002,分迪药业的 FD - 001,杭州卫本药业的 WBC100 等也都进入了临床阶段……
 

  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得出,预计分子胶这一赛道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迎来爆发期。但是业内人士也指出,分子胶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分子胶的设计难度大、技术壁垒高,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分子胶的特异性和有效性,降低潜在的毒副作用,也是研发过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此外,临床研究的复杂性和高成本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尽管面临挑战,但分子胶赛道的潜力依然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分子胶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发挥作用,除了目前重点关注的血液肿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疾病外,在罕见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中国药企而言,布局分子胶赛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全球竞争的大舞台上,中国药企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创新研发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在分子胶领域的竞争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药企在分子胶赛道上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为全球新药研发贡献中国力量,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技术带来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298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