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近年来,国内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4年,原研创新药数量从124条研发管线增长至704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从模仿和改进型药物(Me-too/Me-better)向源头创新(FIC/BIC)迈进,2015年中国企业自研的FIC创新药仅有9个,而2024年已增至120个。
进入2025年,国内创新药也不断迎来收获期。其中刚刚过去的5月,有17个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而5月29日,中国创新药领域更是迎来历史性时刻。当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其中6款为国产1类创新药。
如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5月29日消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1类创新药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商品名:艾比特)获批上市,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但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类创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商品名:海纳安)获批上市,适用于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既往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类创新药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商品名:复妥宁)获批上市,该药联合氟维司群,适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 (HER2)阴性的复发或转移性成年乳腺癌患者。
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类创新药芦沃美替尼片(商品名:复迈宁)获批上市,适用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和组织细胞肿瘤成人患者;2岁及2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及青少年患者。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1类创新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商品名:泽普平)获批上市,用于中危或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PV-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人患者,治疗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商品名:瑞坦宁)获批上市,用于预防成人高度致吐性化疗(HEC)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
另外还有一款进口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为Genor Biopharma(USA), Inc.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来罗西利片(商品名:汝佳宁),该药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初始内分泌治疗;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此外,5月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还包括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昂拉地韦片(商品名:安睿威),该药适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患者的治疗。该药品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安瑞克芬注射液(商品名:思舒静),该药适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的轻、中度疼痛。
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吡洛西利片(商品名:轩悦宁),该药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单药用于既往转移性阶段接受过两种及以上内分泌治疗和一种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
有数据统计,1至5月已有20余款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刷新近五年同期纪录。中国药企紧紧围绕临床价值核心,在肿瘤靶向、免疫治疗等关键赛道发力,正悄然改写全球医药格局。业内指出,展望未来,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早在4月1日就开始申报,有望于9月份提前完成谈判。获批创新药有望通过快速纳入医保,获得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