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资产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出海药物种类也在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自2020年起爆发式增长。2024年,中国药企达成94笔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519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占全球同类交易的32%。其中,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药物成为出海主力。
2025年以来,中国药企License-out消息仍在不断传来。近日,继三生制药与辉瑞公司签订重大许可协议后,又有一款国产TCE双抗以15.11亿元交易额成功出海。
5月27日,岸迈生物宣布与TCG Labs Soleil投资组合公司Juri Biosciences签署全球许可协议。该协议授予Juri Biosciences用于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靶向激肽释放肽相关肽酶2(KLK2)和CD3开发的TCE全球独家权利。根据协议条款,岸迈生物有权收取高达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11亿元)的资金,包括首付款,和开发、注册和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
对于此次合作,岸迈生物表示,将有助于分担开发压力,持续验证其TCE平台在超越免疫学和血液学之外的广阔潜力。
公开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多特异性抗体开发的生物医药公司,拥有独特的FIT-Ig®技术平台。该平台无需任何氨基酸突变和非抗体序列,具有较高的成药性和产业化效率。目前,岸迈生物已开发了多种双抗药物,并已于多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及授权协议。
如2024年9月4日,岸迈生物与Vignette Bio宣布双方就岸迈生物的靶向BCMA的T细胞接合(TCE)分子EMB-06达成了一项授权许可协议。据悉,EMB-06是一种靶向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岸迈生物的CD3抗体库和双抗平台开发。在临床前研究中,EMB-06显示出适度的细胞因子释放水平,同时保留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根据协议,岸迈生物将以现金和Vignette股权的形式收取总计6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对价,并将有权收取最多5.75亿美元的开发、上市和商业化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收入分成。
2023年10月12日,岸迈生物与专注于皮肤医学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Almirall,宣布就最多3对未披露的靶点进行双特异性抗体开发,达成了授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规定, Almirall将获得利用岸迈生物专有的Fabs-In-Tandem Immunoglobulin (FIT-Ig®)平台技术生成,开发和商业化双特异性抗体的一项授权,并且Almirall将拥有这些双特异性抗体的全球独家权益。
而岸迈生物将视多个产品的上市和商业成功而有权收取最多合计2.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加上任何商业化产品基于净销售收入的特许权使用费。
从岸迈生物双抗产品不断授权出海可以看出,当前中药新药研发已驶入快车道,国产创新药发展正不断加快。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国产创新药成功出海,不仅能造福全球患者,也将有助于国内药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