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关税风暴之下,一大批跨国药企接连宣布在美国建厂_关税,跨国药企

   2025-04-21 220

  【 行业动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关税政策如同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深刻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走向,跨国药企也难以置身事外。2025 年,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演变,跨国药企纷纷出招,以应对潜在的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风险,一系列大规模投资计划相继浮出水面。  ​
 

  2025 年 2 月,礼来公司宣布未来 5 年将豪掷 270 亿美元在美国新建 4 座生产基地。这一举措使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制造业投资总额一举超过 500 亿美元。新建的基地中,有 3 家专注于小分子原料药的生产,其中就包括热门减肥药替尔泊肽的原料药生产。另外 1 家则致力于注射剂生产。礼来的这一布局,显然是为了强化其在美国本土的供应链,减少对进口原料药的依赖,从而规避可能因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飙升风险。​
 

  几乎与此同时,诺和诺德也迅速跟进,宣布追加 41 亿美元扩建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这一举措旨在显著增加其重磅产品,如减肥药 Wegovy 和糖尿病治疗药物 Ozempic 的生产供应能力。诺和诺德的扩建计划,不仅是对市场需求增长的回应,更是在关税阴影下,确保产品成本可控、供应稳定的战略之举。通过扩大在美国本土的生产规模,诺和诺德能够降低因进口原料或成品关税波动对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强生公司同样不甘落后,于近期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的制药和医疗技术业务上投入超过 550 亿美元,相较于前四年,投资增幅高达 25%。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新建 3 家生产基地,并对现有部分工厂进行扩建。强生的这一投资计划,涵盖了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升级等多个领域,旨在多方位提升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本土生产的强化,降低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默沙东也积极行动,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开设了一家价值约 10 亿美元的新制药工厂,并制定了宏伟计划,到 2028 年将在美国累计投资 80 亿美元。这一系列动作表明,默沙东正致力于通过扩大本土生产规模,优化供应链结构,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确保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竞争力。​
 

  辉瑞则另辟蹊径,计划将部分欧洲生产基地转移至美国现有工厂,充分利用其在美国的 13 家本土工厂的产能弹性。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辉瑞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有效规避关税风险,确保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和供应稳定性。通过灵活调整生产布局,辉瑞展现了其在复杂关税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诺华在 4 月 10 日的声明中也明确表示,计划在 5 年内对美国基础设施投资 230 亿美元,目标是实现诺华为美国患者提供的所有关键药物均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一战略决策,不仅体现了诺华对美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更是其应对关税政策、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
 

  这些跨国药企的大规模投资和战略布局调整,背后的驱动力与美国关税政策密切相关。美国一直以来对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本土生产能力高度关注。虽然目前药品暂时未被全面纳入高关税范畴,但药企们深知,关税政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一旦对进口原料药或成品药加征高额关税,将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导致产品供应短缺。​
 

  此外,美国国内对医药产业回流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鼓励药企在本土投资建厂。在这种背景下,跨国药企纷纷响应,加大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布局,既能满足美国对产业回流的期望,又能有效降低关税风险,保障自身在全球大型医药市场 —— 美国的业务稳定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系列举措也是药企们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主动适应与布局,通过强化本土生产能力,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257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