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2023-04-14 730
核心提示: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
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指引如下: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1868.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