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专家、业界聚焦数字化医疗创新 个体化医疗前景可期

   2022-11-18 500
核心提示:正在此间举行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数字化医疗创新论坛”6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民众对医疗的需求发生改变,医疗行业必将融入更多5G、人工智
正在此间举行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数字化医疗创新论坛”6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民众对医疗的需求发生改变,医疗行业必将融入更多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和个体化。樊嘉院士表示:“目前,中国数字化医疗建设蓬勃发展,但仍与民众对高水平医疗的追求存在一定差距。”
 
论坛聚焦当下数字化热点,致力为促进数字化医疗学术交流、科学创新与产业合作搭建平台,以“创新”为突破口,分享中国数字化医疗最前沿趋势及临床应用探索,加速推动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高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产医深度融合发展和生物医药领域数字化转型。“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之“个体化医疗孵化项目”2022年度重点孵化项目入围名单“出炉”,10个在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眼科领域具有转化前景的临床研究项目入选,其中包括4个上海专家领衔的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的相关项目入围。她介绍了肿瘤影像AI在乳腺、肺部、大肠及妇科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转化。对于刚刚入围的个体化医疗项目,她表示:“我们期望通过大规模的临床验证和测试,将预测模型推广应用至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中,并不断迭代算法,开发软件产品,实现临床转化与应用,辅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孙惠川教授领衔的相关项目亦是入围项目。当日,他从中国目前肝癌诊疗困境切入,分享了该院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肝癌规范化全程诊疗体系建设的努力。孙惠川教授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强院企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发展体系。
 
事实上,个体化医疗以数字化为手段,可将有限卫生资源发挥最大效应。记者了解到,“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个体化医疗孵化项目”在上海启动,旨在打造精准医学“研究-孵化-研修”生态,以丰富医疗领域数字化产品开发,推动医学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该项目由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罗氏制药中国共同支持。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与个体化医疗副总裁李滨介绍称:“通过丰富的个体化医疗产品,可在‘诊’与‘疗’之上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患者获益。”作为深度参与和见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的跨国企业,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指出,上海聚焦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建立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发挥高水平开放和创新的高地优势,实现更多政策上的突破,更多赋能的医疗基础设施,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樊嘉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分享,能够促进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融合,加速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进程,造福民众 。”(完)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163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