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进入四季度,机构调研活跃。从调研方向看,电子和医药是受到青睐的板块。据统计,10月电子行业共有74家公司合计获得私募调研815次。而医药生物行业则以772次的调研频次紧随其后。
其中,根据数据统计,联影医疗10月份获得318家机构调研。公司在投资者调研中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据悉,今年下半年以来,联影医疗海外重点项目交付与收入确认节奏明显加快,北美、欧洲及亚太核心项目均进入集中落地阶段,订单向收入的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综合来看,联影医疗预计2025年公司海外业务全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为2026年全球化布局的深化与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创新药领域被重点关注。机构表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趋势没有改变,能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药标的值得重点关注和布局。具体而言,小核酸、双抗等细分领域中具备技术平台优势的国内企业,正凭借高效的研发效率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快速实现分子的验证和优化,具备竞争优势,值得重点关注。
小核酸药物相较于传统药物具有靶点明确、疗效显著、研发周期短等优势,在感染性疾病、罕见病、肿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多家企业的小核酸药物已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部分品种在适应症拓展上实现突破,有望借助医保准入与出海合作实现商业价值的快速释放。
双抗药物作为抗体药物领域的下一代技术方向,同样受到机构高度关注。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 license-in(授权引进)相结合的模式,快速丰富双抗药物研发管线,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双抗药物能够同时结合两个靶点,实现协同治疗效果,有效解决单药治疗的耐药性问题。目前,国内双抗药物的研发进度已与国际接轨,双抗药物有望成为创新药市场的新增长点。
如纳微科技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抓住了核心赛道的发展机会,抗体ADC、小核酸发展较快,小核酸的业务增长对公司业务拉动作用很大;公司进入抗体药物市场较早,积累大量的一期和二期项目,早期项目的储备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核酸方面,公司探索了新的分离模式,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工艺方法。公司填料业务带动了核酸及多肽色谱分析柱产品的业务增长,由江必旺博士亲自参与的耐有机溶剂膜系统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解决了包括战略客户在内的药企客户大规模生产中的痛点问题,除此之外,公司还提供固相合成载体、仪器等完整的产品线。
百利天恒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iza-bren(EGFR×HER3双抗ADC)目前已开展11项国内三期临床试验。头一批开展的7项III期临床试验(末线鼻咽癌、二线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二线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二线食管鳞癌、三线+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二线+三阴乳腺癌)中,进展快的是末线鼻咽癌,目前III期临床的期中分析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并于2025年ESMO发布优异数据。另外6项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底前可陆续达到研究终点,并有望在后续的学术大会中披露对应的临床数据,实际进展请投资人以公司相关公告及公开信息为准。
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形成从靶点发现、药物研发到临床转化、商业化生产的完整产业生态。政策层面,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加速创新药上市进程;资本层面,科创板、北交所为创新药企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临床资源层面,国内医疗机构的临床试验能力不断提升,为创新药的临床验证提供有力支撑。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推动中国创新药行业从 “仿创结合” 向 “源头创新” 转型,逐步在全球创新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