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这7个症状,爸妈说“没事儿”也要当心!
“妈,你胳膊咋了?”,“没事,老毛病,甩一甩就好了。”这是重阳节前,王大妈和儿子的一段寻常对话。谁知道没多久,一句“没事”却演变为突发中风、偏瘫在床的“大事”。这个平日里的普通场景,为我们敲响了关乎父母健康的警钟。
注意了:一些被忽视的“没事儿”背后可能藏着中风危机!
王大妈的病情原来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急性闭塞导致的脑梗死,而之前反复出现的上肢麻木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正是中风的先兆!

01突发性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肢体不能上抬,拿在手里的东西反复掉落,或出现口角歪斜。就像王大妈那样,胳膊麻木却以为是“老毛病”。
02突然说话不清、理解困难
比如患者可能想表达“喝水”,但只能说成“喝……水……”,或完全无法组织语言。
03单眼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糊
突然视力模糊、眼前发黑,甚至短暂失明。
04突发性剧烈头痛
异常剧烈的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兆。
05突然眩晕、平衡失调
突然出现的眩晕、平衡与协调障碍,不能完成写字、扣纽扣等精细动作。
06意识突然改变
反复出现意识改变,呼之不应、反应迟钝。
07突然记忆丧失
突然找不到路,不认识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这些症状可能只是一过性的,很快会恢复正常。很多老年人总觉得“没事”,以为是累的,休息一下就好,也不愿意麻烦孩子。
而青中年人群出现这些症状更容易被忽视,认为自己年轻,不会有大问题。
殊不知,如果出现反复发作,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可能发展为脑卒中,导致终身残疾。
防患于未然
许多脑血管病可能完全没有先兆信号。对于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
除了传统的“三高”,特别需要了解是否有脑动脉斑块或动脉粥样狭窄、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如果发现血管斑块,在控制好危险因素的同时,可以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长期跟踪管理,尽可能降低卒中发生的可能性。
特别提醒:别让父母的“没事儿”成为永远的遗憾,关心中老年人健康从识别这些中风征兆开始。
科普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姜海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