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节后返工心烦气躁,食欲不振?中医教你几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升高、雷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易致人体内湿气过重、出现烦躁、食欲不振甚至大便稀溏等症状。
一、心烦气躁?关注心脏,重在静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即是说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立夏气温升高后,人容易心火旺,性情变得急躁,会经常发脾气。
此时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情绪波动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
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注重心脏的调护和心情的调节。做好自我调节,做好“精神养生”,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应戒怒戒躁,平日可听舒缓轻音乐使心气平顺,绘画、书法、下棋、种花、钓鱼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还可食用鱼腥草拌莴笋、莲子等清心药膳。
二、精神不济?晚睡早起,每日午休
立夏后,昼长夜短,此时因顺应大自然阳盛阴虚的时节变化,晚睡早起,增加午睡,午睡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佳,年龄越大,时间可长些,但不宜超过1个小时。或闭目养神听音乐。
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以防感冒。
三、食欲不振?健脾祛湿,慎防寒湿
随着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机体阳气蒸腾向外,在里的脏腑阳气相对不足,夏季贪凉以及空调的使用,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致使中焦运化失常而出现食欲不振。
另外夏季雨水增多,自然界湿邪容易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化,所以立夏养生还应健脾祛湿。
建议要经常吃点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山药等,少吃芒果、榴莲、鱼虾、牛肉等。
推荐茶饮
在居住环境上要切忌潮湿,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易发霉而损坏,还会损伤人体阳气。
此外,不宜贪凉,要防止湿邪侵袭。室内温度以26摄氏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