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是病,这些情况千万别拖!
我国慢性疼痛病人数量超过3亿并正以每年10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这和大家对疼痛缺乏正确认知密切相关专家带来新知帮您正确认识疼痛、对待疼痛、解决疼痛。
慢性疼痛是一种病,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心梗时的胸痛、阑尾炎时的腹痛等,疾病治愈后疼痛会消失。
慢性疼痛:可能找不到明确原因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应视为一种独立疾病。
慢性疼痛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时打破人体自然节律,引发内分泌失调,长期忽视会引发身体健康问题,如胃溃疡、顽固性失眠、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亦会带来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等。
专家忠告:不要忍痛,及时就医。
疼痛和焦虑抑郁互为因果
神经递质是神经活动中重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包括疼痛),调节着我们的情绪、睡眠、食欲等生理功能。疼痛会导致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含量降低,进而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而焦虑抑郁情绪又会加剧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应对因抑郁焦虑导致的慢性疼痛?
调节心态、积极运动,情况严重可进行药物治疗。
止疼药不会上瘾
药物依赖是正常服药反应,停药后会自然缓解,并不意味着上瘾。上瘾是指患者对药物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渴求和生理依赖,明知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却无法控制自己的用药行为。
药物迭代和合理用药使得药物上瘾概率大幅降低。
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感冒头痛等疼痛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达到缓解疼痛和消炎的目的。如存有胃肠不适,可选用塞来昔布、艾瑞昔布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痛
使用离子通道调节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卡马西平等。这类药物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离子通道,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
癌痛
使用阿片类强力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这类药物作用于大脑中枢,可产生强烈的镇痛效果。
专家提醒:
使用止疼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导致病情反复。
有些疼痛可以通过手术解决
手术主要针对神经进行干预,通过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或神经调控等方式达到止痛目的,适合顽固性疼痛患者。患者在就医时应如实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