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桑拿天”,健康一夏不烦恼

今日小暑,标志着盛夏正式登场。气温攀升、湿度加大,"桑拿天"模式开启,此时科学养生尤为关键。东宝区疾控中心为您送上这份小暑养生指南,助您安然度夏。

一、防暑降温:智慧应对高温
科学补水:
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推荐饮用温白开水、淡茶水,或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
物理降温:
合理使用空调、风扇,保持室内通风,但需避免冷风直吹,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建议不超过8℃)。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
择时外出:
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剧烈运动。若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护并缩短停留时间。

二、饮食调养:清淡祛湿养心
清淡为主,兼顾营养:饮食宜清淡爽口,减少油腻、辛辣、煎炸食物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如冬瓜、黄瓜、丝瓜、苦瓜)、水果(如西瓜、桃子、杨梅)及优质蛋白(如鱼、虾、瘦肉、豆制品)。
祛湿健脾:
小暑湿气重,易困脾胃。可适量食用薏米、赤小豆、绿豆、山药、莲子、芡实等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绿豆汤、荷叶粥、冬瓜汤是不错的夏日饮品/餐食。
“以热制热“需适度:
传统“以热制热”指适度饮用温热水、热茶促进排汗散热。但切勿饮用过烫饮品(超过65℃有致癌风险),温热舒适即可,体质燥热者无需强求。

三、起居运动:顺应天时,动静相宜
保证睡眠,适当午休:晚睡早起(但最晚不超过23点入睡),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利用午后小憩(20-30分钟)补充精力,避免“夏打盹”。
适度运动,平缓为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段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平缓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疲劳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切勿大汗淋漓耗伤津液。
调养心神,静心戒躁:暑热易扰心神,保持心态平和至关重要。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冥想等方式静心养神,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四、重点人群特别防护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中暑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定时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服药。家属应加强关怀,确保其处于凉爽环境,饮水充足。
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弱,避免阳光直射,穿着透气,及时补充水分(母乳或配方奶),切勿单独留在密闭车厢内。
户外工作者:单位及个人务必落实防暑措施,配备防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实行轮换作业,增加休息频次与时间。

小暑养生,贵在顺应自然,科学调摄。掌握防暑降温、饮食调养、起居运动的核心要点,尤其关注重点人群健康,定能有效规避暑热之害,安享健康盛夏。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科学养生,共同筑牢夏日健康防线!
来源:东宝区疾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