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飞,在追忆故人的同时要注意身体的调理,专家探究节气起源深耕传统民俗帮你找到顺应时节调养身体的巧方法:

说文解字话清明

“清”,在金文和小篆中,左边部分都代表“水”,被用来比喻清澈、清爽、清白之意。

“明”,左边的“日”代表太阳,因为太阳最为明亮。古人发现,月亮透过窗户洒下的光,与太阳的光明交相辉映,非常明亮。
清明时节养生重点
防过敏
清明时节是过敏高发期,很多人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刺痒,甚至嗓子干疼、哮喘、皮肤长疹子等过敏性症状。
中医认为,春季易过敏主要是肺肾阳气不足,推荐服用温和的方剂;或用此药方适宜温度的水蒸气熏蒸眼睛,缓解结膜过敏、发痒、发红等不适症状。

黄芪和防风:取自玉屏风散,有固表作用,能让疏松的毛孔闭合,免受外邪侵袭;
蝉蜕:能清肝热、熄风,且有抗过敏作用;
甘草:可调和诸药,培补正气。
清肝火
中医认为,肝气在春季最为旺盛,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万物生长,人体的肝气也随之生发。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不及,都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如果肝气生发太过,会导致烦躁、易怒。肝气生发不及,容易导致情绪抑郁、闷闷不乐,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等情志疾病。扫墓若情绪压抑悲伤,应适当宣泄,避免肝郁化火。

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为主药,是治疗肝胆湿热的良方。出现肚子胀、出汗、口苦、头昏等症状时,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但该方需要专业人士把握,不建议自行在家使用。
日常清肝火建议喝夏枯草菊花茶,既能清肝火,又能缓解眼睛干涩、红血丝及结膜干痒等问题。

夏枯草:偏凉性,入肝胆经,能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来源:CCTV-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