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冬季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常见病,基层社区如何有效保障居民健康?
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建议基层社区首诊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朱兰
如今“小病在社区”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季节性疾病的诊疗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居民如果遇到一般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其实可以找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扎堆到大医院,减少候诊、检查的等待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降低人群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病情较重,比如出现持续高热或者呼吸困难,或者有比较明显的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及时转诊。
目前,根据居民需求,我们在医联体内部的医疗机构实行慢性病用药目录逐步统一,以我所在的社区为例,我们目前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配备是非常充足的。
我们也会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在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方面的优势,利用电话、微信、云服务等方式或者上门随访等面对面的方式,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
冬季心脑血管病高发,基层社区医院如何应对?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朱兰
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我们在日常健康管理当中一项重点的工作。我们社区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具体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做到对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我们会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服务管理,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让患者做到定期监测、按时复诊、规律用药,以防范冬季寒冷天气给老年患者带来的风险。
第二,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综合防治,我们会加强对高危群体个性化的风险评估,针对筛查出来的高危人群,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协同的早诊和早治。
第三,我们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也提高群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像今年开始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我们为社区群众开展了体重管理的科学指导,引导他们自觉加强运动、合理饮食,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