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人注意了!5大特点和4大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2024-08-31 99健康网160
核心提示:他汀类药物在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基石角色,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一线药物。在众多他汀药物中,阿托伐他汀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使用最普遍的药物。

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人注意了!5大特点和4大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他汀类药物在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基石角色,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血脂异常的一线药物。在众多他汀药物中,阿托伐他汀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使用最普遍的药物。

根据医药数据平台的统计,无论是在医生的处方量还是在零售市场上,阿托伐他汀在所有他汀类药物中的使用量都居于首位,这表明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高的接受度和有效性。


 

1、阿托伐他汀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显著的降脂效果

阿托伐他汀以高强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使是小剂量(10mg)也能使LDL-C降低超过30%,而大剂量(40mg)则能超过50%

在欧美,阿托伐他汀的最大推荐剂量为80mg,而在中国,考虑到中国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一般不建议超过40mg

 

持久的药效

阿托伐他汀的半衰期长达14小时,实际药效持续时间可长达2030小时。

它的吸收和代谢不受饮食影响,因此服用时间更加灵活,可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


对肾脏的友好性

阿托伐他汀主要在肝脏代谢,对肾脏的影响较小,因此即使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也不需要调整剂量。

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有助于保护血管,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且对肾功能没有负面影响。


辅助降尿酸的作用

在所有他汀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是唯一能够轻度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来说是一个优势。

 

稳定斑块 降低心血管风险

除了降脂作用,阿托伐他汀还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缓解血管内皮的慢性炎症,从而保护动脉粥样硬化。

 

 

2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四大注意事项

 

剂量和疗程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阿托伐他汀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以维持血脂水平的稳定。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以监测药物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尤其是肝功能和肾功能,因为阿托伐他汀主要在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告知医生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维生素和补充剂,以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特别是避免与某些抗凝血药物、抗真菌药物、环孢霉素和贝特类降脂药等同时使用。

 

饮食和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以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3、阿托伐他汀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肌肉痛或无力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痛或无力,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细胞损伤引起的。

如果出现严重的肌肉痛或无力,尤其是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和其他特定药物(如贝特类降脂药、环孢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肝脏问题

虽然罕见,但阿托伐他汀可能会引起肝脏酶水平升高,这可能是肝脏损伤的迹象。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监测这种副作用。

 

血糖水平升高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或有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皮疹或皮肤问题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或其他皮肤问题。

 

消化系统问题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胃痛或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头痛和疲劳

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或疲劳。

 

视力问题

非常罕见的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视力问题。

 

 来源:99健康网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2174.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