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动作,强肾护耳!盖住耳朵敲一敲,缓解耳鸣、耳聋

   2024-05-02 康家云医卫710
核心提示:生活中因为“耳背”出现的“笑料”不断,在大家欢笑之余,背后是听力下降者难以言说的苦衷.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近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听力受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长自己听力的“保质期”呢?

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动作,强肾护耳!盖住耳朵敲一敲,缓解耳鸣、耳聋



生活中因为耳背出现的笑料不断,在大家欢笑之余,背后是听力下降者难以言说的苦衷.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近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听力受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长自己听力的“保质期”


保护听力五注意

 

01远离噪音

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正常接收的音量范围是在 40~60分贝之间,超过这个范围的音量,就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刺激,损害听觉器。

 

02不要经常掏耳朵

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诱发外耳道发炎、耳道疖肿、耳道真菌病等,严重时还会出现鼓膜穿孔。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正常情况下会自动排出。

若耳中出现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前往耳鼻咽喉科利用专业工具取出,或者浸泡耵聍液后进行冲洗。

 

03避免耳中进水

在游泳、洗头、洗澡时,如果耳中进水需要及时清理干净。特别是深部耳道内的水,是需要用无菌棉签进行轻柔地擦拭,避免水的残留。

 

04保持良好的情绪

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可造成毛细血管痉挛和收缩,减慢内耳听血管血流,从而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突发性耳聋。

 

05及时治疗感冒

当出现感冒、鼻窦炎或鼻炎时,需积极消炎滴鼻,维持鼻腔呼吸通畅。

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式,需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避免同时擤两个鼻孔,防止将鼻涕挤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保护听力小妙招

 

中医在防治听力下降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此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对预防耳鸣、耳聋,保护听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那就是——鸣天鼓。

 

鸣天鼓源自晋朝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几经流传后,曾被易筋经、八段锦等功法所吸收。

 

不同古籍对该招式的做法记载不一,但现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

 

将双手掌搓热,将两掌心紧按两侧耳廓,使两耳听不到外界声音。再将食指按压在中指上,然后用力使食指滑下,叩击脑后高骨(后脑部骨突出处,即枕骨最高处),叩击时可听到咚咚如击鼓的声音,共叩击2436次。

叩击时须有节奏,不可过快,同时凝神静听敲击的鼓响,不宜分散注意力可于每天睡前和起床后进行。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鸣天鼓可以起到强肾固本、祛风通络、通利耳窍、醒脑提神等功效,对头晕、健忘、耳鸣、耳聋等症状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尤其适合老年人肝肾亏虚引起的上述症状。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206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