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80亿!降压药“一哥”左氨氯地平,医生指出:使用前要知道5点
要提起降压药那所有人都绕不开一个药物,那就是左氨氯地平。
作为降压界的老大哥,左氨氯地平无论是在历史地位上还是市场占有量上都可以称之为降压“一哥”,可是就是这个降压一哥却让李大爷最近吃足了苦头。
李大爷是一名拥有十年高血压的患者,自从查出自己有高血压之后李大爷就开始与氨氯地平每日相伴,但是随着患病时间延长,传统氨氯地平的副作用和耐药性也逐渐体现出来。
为了更好的控制自身高血压,李大爷在朋友那里听到了氨氯地平的“升级药物”——左氨氯地平,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李大爷私自将自己的降压药换成了左氨氯地平,想着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血压。
换了新药的李大爷依旧和之前一样每天定点按时服药,结果才服用了两天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血压控制的倒还算平稳,可是却感觉腹痛难忍更是出现厌食、呕吐的症状。
被送到了医院之后,医生看着李大爷不由责备“李大爷您也算是十年高血压患者了,怎么还能犯这种错误呢?不同的药服用方法能一样吗?
降压“一哥”左氨氯地平,要服用这五点一定要先搞清楚
根据统计显示,左氨氯地平在每年的销售总额可达80亿左右,可谓是降压药市场当之无愧的“一哥”,可是尽管有着如此高的销售量,人们对于左氨氯地平的认知度却并不充足,临床上经常能遇见像李大爷这样服用左氨氯地平闹出乌龙的事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控制血压,了解左氨氯地平这款药物,下面我们就开给大家介绍五点服用左氨氯地平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第一点:左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降压药,因此很多患者在第一次接触到左氨氯地平时往往会将其当做氨氯地平的别名,事实上左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升级款,是我国研究人员在氨氯地平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拆分而制作出的一款新药。
相对比传统的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无论是在降压功效还是有效时间上都有较大变化。
首先左氨氯地平由于其左旋异构体的特性降压功效要强的多,正常来讲每天服用药量要比普通氨氯地平少上一倍,同时半衰期可长达50小时,因此在用药上要和普通氨氯地平有很大差别。
上文中的李大爷也正是因为不懂左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差异,按照氨氯地平的药量服用,这才让自己进了医院,因此大家在服用左氨氯地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第二点:左氨氯地平降压机制
左氨氯地平相对比氨氯地平最主要的变化是在化学结构上,通俗来讲就类似我们的左右手虽然外形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是却有左右之分,不过功能却并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左氨氯地平降压机制同样是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是我们身体内部肌肉组织收缩的重要离子,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也同样依赖于钙离子的内流,因此左氨氯地平进入体内后一但抑制钙离子内流就能够起到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的作用。
而了解完左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后我们就要注意了,钙离子阻滞剂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同样也可以抑制心肌等肌肉细胞收缩,因此一些心肌功能不足、心力衰竭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左氨氯地平的服用或者在充分咨询医生后服用。

第三点:左氨氯地平的服用事项
谈起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其实无非是服用时间和服用剂量两个,首先我们上面说到过左氨氯地平的药效和半衰期都要比氨氯地平高上不少,因此服用剂量有很大的变化,到底应该怎么服用,一定要和主治医生核实清楚,在合适的剂量下,才可以保证稳定控制血压的前提下保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
其次是服药时间,正常来说人们一天自身血压也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改变,早晨起来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同时早晨冷空气较强血压变化幅度大,因此一般推荐的服药时间都是早晨七点左右服用,当然不同的患者在开始服用左氨氯地平前还是要详细咨询医生,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第四点:左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
正常来讲左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很少,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效应引起的反应。
比如钙离子在体内流动障碍可能会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增强从而引起头痛、心悸、头晕等,尤其是初次服用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不用太过担心,只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后调整用药剂量即可。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患者服用后不良反应都很轻,有部分患者在服用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情况,出现瘙痒症、血管源性水肿等等,此时就要加大注意必要时需要停药或换药。

第五点:左氨氯地平的联合用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联合用药并不罕见,相反联合用药的思路已经成为了目前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思路原则。比如利用左氨氯地平联合普利类降压药,通过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共同作用加大降压效果,因此面对医生开出两种降压药时大家不必担忧。
当然这并不代表大家在服用左氨氯地平时不需要注意其他药物的服用,比如酮康唑、地尔硫卓这些药物,这些肝药酶CYP3A4的强抑制剂类药物可能导致左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上升从而造成低血压症状,所以大家在服药期间对于肝药酶抑制类药物和其他外周扩血管药物服用一定要上心。

研究降低血压可显著预防老年痴呆?是真是假
高血压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一直以来控制血压都认为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即心梗、脑梗等疾病发生,但是最近却有研究表明降低血压还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篇研究是由我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美国杜兰大学转化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发现的,并且其结果成功发表在《柳叶刀》上,作为全球首例将血压控制与痴呆风险关系证实的研究,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广泛关注。
在这篇研究中实验人员将近三万四千名志愿者分为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的成员会对其高血压进行控制和降低,之后对这两组志愿者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调查。

在这四年时间里干预组志愿者收缩压从基线157.0 mmHg降至48个月时的127.6 mmHg,对照组则仅从155.4 mmHg降至147.7 mmHg。最后两组人员的痴呆发生率则为1.12%和1.31%!
也就是说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发生痴呆的概率下降了15%!作为首例证实血压和痴呆发生率关联的研究,目前对于导致这一结果的机制还无法阐释清楚,但是其对预防痴呆发生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相信随着临床数据和研究的不断扩充,高血压治疗和痴呆预防领域都将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