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互联网医疗跌宕:腾讯健康、微医、叮当快药们的新故事

   2021-06-21 2980
核心提示:宏观层面,随着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医疗赛道持续扩容,行业玩家们迎来洗牌出清时刻。为避免掉队,丁香园、微医等独角兽们纷纷谋划融资或上市。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新冠疫情基本消退,资

 

宏观层面,随着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医疗赛道持续扩容,行业玩家们迎来洗牌出清时刻。为避免掉队,丁香园、微医等独角兽们纷纷谋划融资或上市。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新冠疫情基本消退,资本市场开始下调互联网医疗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

近日,阿里健康发布的2021财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155.18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为6.31亿元,均逊于预期。随后,瑞信、浦银国际等多家券商相继下调了阿里健康的评级与目标价。

受负面情绪影响,此后几日,阿里健康股价震荡下跌。截至6月18日港股收盘,其股价为17.34港元,较此前30.15港元的高点已下跌42.49%。不过,与疫情之前相比,阿里健康的总市值仍上涨了一倍多。

毫无疑问,从“长坡厚雪”的理论视角来看,投资者、投资机构们依然看重互联网医疗与健康赛道的长期投资价值。

但对于已上市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以及还未上市微医、叮当快药等独角兽公司而言,要想维持高估值,未来除了现有主营业务之外,势必要讲述一些值得期待的高增长故事。

跌宕起伏的新周期
数年前,马云曾断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

刘强东也认为,“进入健康这件事,能做多大我们暂时没把握,但这件事做好了,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然而,回顾行业历史能清晰地发现,2014年之后,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由于无法落地,最后都成为了资本泡沫,无疾而终。

直到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让沉寂已久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们重新站在了浪潮之巅。

公开资料显示,疫情爆发后,仅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中央级部委发布的支持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的通知、文件或方案就多达14份。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1961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扩至2831亿元。Mob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报告则称,到2025年,我国广义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资本嗅到了新机遇,迅速在互联网医疗赛道掀起了一轮投融资与上市浪潮。据IT桔子统计,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数量为922起,投资金额高达3496.85亿元,投资规模同比增长48.9%。

细化到头部公司标的来看。从去年至今,微医共进行了三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7.5亿美元,目前其正处于港交所递表阶段。据路透社消息,微医发行时的市值或将达到150亿美元。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69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