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在医药行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浪潮中,盈利表现成为衡量中国创新药企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今年中国创新药企半年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盈利态势超出市场预期。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157家A股创新药概念股中,75家企业盈利,占比约48%。
其中,BD交易是盈利的关键引擎。以和铂医药为例,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7.25亿元,净利润约5.23亿元,同比激增51倍,且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约0.2亿元的盈利规模,持续盈利态势进一步巩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和铂医药与全球合作伙伴达成4项授权交易,仅来自阿斯利康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选择权付款就有1.75亿美元。截至目前,和铂医药已累计达成合作40多项,潜在合作总金额超百亿美元。业内表示,创新产品的对外授权与合作,逐步成为公司的常态化收入来源,为收入增长作出贡献。这充分验证了公司有能力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
据悉,和铂医药的BD模式已从单一管线授权升级为“平台+管线”双轮驱动,进一步保障收入常态化。一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至临床前研发等Idea to IND(I to ITM)一体化服务。截至上半年末,诺纳生物服务客户超110家,超过19个合作分子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已完成及正在执行的项目超过320个;另一方面,管线授权覆盖单抗、双抗、多抗、ADC、核药等多种类型,形成稳定的里程碑收入来源。这种多元化模式使得BD收入摆脱对单一项目的依赖,支撑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尽管BD能力仍在建设中,它已成为医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对于医药投资而言,关注BD能力带来的企业价值增长至关重要。众多优异的Big Pharma和biotech公司正致力于构建自己的BD能力护城河,未来,拥有强BD能力的药企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此外,自有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化销售,成为创新药企盈利的另一重要支柱。以百济神州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实现净利润4.50亿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28.77亿元。
其中,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达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具体来看,该产品美国销售额总计89.58亿元,同比增长51.7%,主要得益于所有适应症领域强劲的需求增长。欧洲销售额总计19.18亿元,同比增长81.4%,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所有欧洲主要市场的提升。中国销售额总计11.92亿元,同比增长36.5%。
百济神州另一款核心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目前已在全球47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20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不仅覆盖了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还在众多新兴市场获得了批准。数据显示,该产品上半年销售额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
分析人士指出,在医药行业面临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近半数企业实现盈利,不仅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韧性,也反映出行业整体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为后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创新药企半年报的盈利亮点,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突破,更是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在 BD 模式与海外销售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创新药企正逐步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