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有机构指出,现阶段创新药已然成为医药板块的重要主线。其中创新药领域一些优异的企业备受关注,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百济神州等凭借 2025 年上半年出色的业绩表现,成为行业内被关注焦点,它们也充分展现了创新药行业的强劲发展动力。
其中,康方生物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刻。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达14.12亿元,同比增长37.75%,商业销售收入达14.02亿元,同比49.20%,占总收入99.3%。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核心产品卡度尼利与依沃西在去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适应症后销售显著增长,以及新获批的一线适应症的贡献。这一变化标志着公司已经从依靠授权收入转向依靠自主商业化收入驱动增长,收入结构更加健康可持续。
信达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50.6%;录得净利润(Non-IFRS)12.1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信达生物解释称,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肿瘤产品的强劲表现、综合产品线扩展及授权费收入增加。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2.34亿元,同比增长37.3%,贡献核心收入增量;授权费收入达人民币6.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6亿元显著增长,主要来自与罗氏签订独家许可及合作协议所收取的首付款。此外,信达生物管理层方面表示,虽然GLP-1类减肥药信尔美(玛仕度肽)上市销售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公司收到市场的反馈“非常不错”,接下来的一年中玛仕度肽还将迎来新适应证的获批以及更多临床数据读出。
三生制药上半年则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13.58亿元,同比增长24.6%;营业收入人民币43.56亿元。公告显示,三生制药研发管线拥有30项在研产品,包含血液及肿瘤科14项,自身免疫及眼科10项,肾科3项,皮肤科2项,代谢科1项。截至目前,已有13款新药推进至临床III期或新药上市申请(NDA)申报阶段。据悉, 肿瘤方面,公司的PD-1/HER2双抗SSGJ-705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用于HER2表达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治疗;自免管线进展迅速,多款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期。
百济神州近期则宣布公司头次实现半年度营业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双项盈利,标志着这家成立14年的创新药企步入“自我造血”新阶段。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产品收入达173.60亿元,同比增长45.8%。公司营业利润达7.9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报告指出,盈利得益于产品收入大幅增长与费用管理优化。海外高毛利市场放量、国内医保放量及进院渠道拓展,提升了公司经营效率。 而百济神州能实现盈利突破,离不开两大核心产品——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和PD-1抑制剂“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的强势表现。其中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再次突破市场预期,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达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
据悉,百济神州还发布2025年度经营业绩预测公告显示,2025年百济神州营业收入预计将介于35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收入强劲增长的预期主要受益于百悦泽®在美国的地位以及在欧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场的持续扩张;同时基于公司产品组合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预计2025年毛利率将处于80%至90%的中位区间。预计2025年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合计将介于295亿元至319亿元之间。
从康方生物的商业化转型,到信达生物的营收利润双增,再到三生制药的研发管线储备和百济神州的盈利突破,这四家创新药企 2025 年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不仅印证了创新药作为医药板块重要主线的地位,更彰显了我国创新药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未来,随着创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产品商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我国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