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与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制药装备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成绩后,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试图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然而,新形势下的国际市场充满机遇与挑战,制药装备企业应如何谋划,才能走好国际化之路呢?
制药装备(图片来源: )
一、洞察国际市场趋势,把握机遇
(一)全球市场规模增长
近年来,全球制药装备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制药装备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超过 8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6 - 8%。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全球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对医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为制药装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随着印度、巴西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对制药装备的采购需求日益旺盛,为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出口创造了机会。
(二)智能化、数字化趋势凸显
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制药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智能制药工厂建设加速,MES 系统(制造执行系统)、SCADA 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在制药生产中逐渐普及。同时,数据可追溯性成为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合规的关键,设备远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相结合。2025 年 3 月 17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相关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中国制药装备企业若能紧跟这一趋势,加大在智能装备研发上的投入,将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技术优势。像湖北爱派科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智能化制药设备的研发,成功推出多款高精度数控制药设备,涵盖自动贴签生产管理系统、胶囊填充机控制软件、旋盖设备控制系统等多个智能化解决方案,凭借这些智能设备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三)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适配需求上升
以肿瘤药等为代表的 “多样小批量” 趋势日益明显,促使制药设备从标准化转向模块化、柔性化。能够快速切换、具备多功能一体的机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此外,新型给药方式和包材形式也带来了设备增长需求。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可以针对这一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研发策略,开发出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设备,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打开国际市场的新通道。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突破发展瓶颈
(一)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制药装备企业国际化的核心驱动力。长期以来,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在部分高端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如一些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控制软件等核心部件和技术依赖进口。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突破 “卡脖子” 技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在生物反应器等领域,国内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国产品牌的实力,逐步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
(二)保障产品质量
在国际市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制药装备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国际市场对其质量要求极为严苛。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测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质量关。同时,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六西格玛管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以楚天科技为例,其通过并购德国 Romaco,不仅增强了在固体制剂设备领域的竞争力,深化了国际化战略,还引入了德国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自身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认可。
(三)强化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名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大多品牌名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企业应制定品牌战略,明确品牌定位,通过参加国际有知展会、举办产品发布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同时,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逐步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名气和美誉度。东富龙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其制药设备和系统已服务于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多家有知药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实现稳健发展
(一)突破贸易壁垒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给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国际化带来诸多阻碍。一方面,企业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国家的贸易政策和法规,加强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另一方面,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方式,实现本地化生产和经营,规避贸易壁垒。例如,一些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设立工厂,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生产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有效避开了贸易壁垒。
(二)满足法规标准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制药装备的法规标准各不相同,如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 GMP 等标准要求严格且复杂。企业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标准,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体系,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加强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法规标准信息,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例如,新华医疗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严格遵循各国法规标准,其产品通过了欧盟 CE 认证、美国 FDA 认证等多项国际认证,为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克服文化差异与市场适应性难题
国际市场文化多元,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环境差异较大。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融合,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和市场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方案。例如,在产品外观设计、操作界面语言、售后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本地化调整,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此外,加强本地化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和培养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的营销、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运营能力。
四、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拓展全球市场
(一)加强国际合作与并购
通过与国际先进制药装备企业合作、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销售渠道,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例如,楚天科技并购德国 Romaco,不仅获得了其先进的固体制剂设备技术和品牌,还借助其在欧洲的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企业还可以与国际药企开展战略合作,根据药企的需求定制研发制药装备,实现互利共赢。
(二)推进 “一带一路” 市场布局
“一带一路” 倡议为中国制药装备企业国际化带来了新机遇。沿线国家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制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对中国质优价廉的制药装备需求旺盛。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通过设立营销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生产基地等方式,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和服务网络。例如,新华医疗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已在多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建成海外销售中心,并出口非 PVC 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和 BFS 连续式塑料瓶吹灌封设备等到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三)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新渠道。制药装备企业可以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展示和销售产品,打破传统贸易的地域限制,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深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优化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策略。
新形势下,制药装备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虽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诸多机遇。企业只有洞察市场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在全球的崛起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