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近日,昆药集团、天士力、华润三九、达仁堂等多家中药企业陆续公布了 2025 年半年报。这些半年报不仅反映了各企业在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也为洞察整个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窗口。
昆药集团:改革中谋发展,锚定银发健康赛道
昆药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3.5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8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 1.51 亿元。在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收、利润双降,以及中药领域短期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昆药集团处于自身改革阶段,面临渠道重构与新旧动能衔接的压力。
在慢病管理领域,昆药集团积极推动华润圣火与 777 事业部深度融合,完善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发布 777 血塞通软胶囊焕新包装,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强化消费者认知。在渠道拓展上,推动销售模式转变,积极覆盖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同时紧抓中成药集采新标落地机遇,血塞通口服系列及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在二季度实现同环比增长。
精品国药领域,以昆中药 1381 为核心,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核心品种。昆中药 1381 启动战略升级,推出涵盖五大品类 24 款产品。研发方面,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天然药物 1 类新药 KYAZ01 - 2011 - 020 项目 II 期临床研究持续推进,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 1 类创新药 KYAH01 - 2018 - 111 项目临床 I 期稳步进行。在全球化布局上,上半年累计提交海外注册申请 90 份,获批 7 个产品文号,血塞通制剂已获得 15 个国家准入资格。
天士力:盈利增长背后的隐忧与新机遇
天士力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42.8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1%,其中医药工业收入 38.79 亿元,仅下降 0.45%,展现出较强稳定性;医药商业收入降幅达 14.88%,成为营收下滑主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75 亿元,同比增长 16.97%,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40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2.87%,显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
天士力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聚焦心血管及代谢、神经 / 精神、消化三大核心领域,新增立项 8 项,拥有在研管线项目 83 项,其中创新药 31 项。推进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CGT、抗体药物等生物药,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在与华润三九的融合上,完成 “百日融合” 工作,在研发、营销、生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将加速市场协同,推进融合工作。
华润三九:并购整合期的挑战与调整
华润三九上半年营收 148.1 亿元,同比增长 4.9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15 亿元,同比下滑 24.31%,扣非后净利润跌幅更达 26.46%。传统支柱 CHC(健康消费品)业务上半年收入 79.94 亿元,同比下滑 17.89%,营收占比下降。
华润三九在 OTC 市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 OTC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零售渠道阶段性调整也加剧了 CHC 业务压力。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 55.27 亿元,主要因并购子公司导致;研发投入同比激增 68.99% 至 6.62 亿元,商业推广费用直接翻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公司聚焦核心治疗领域,扩充研发管线,优化业务布局,巩固行业地位。
达仁堂:业绩增长与创新突破
达仁堂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6.5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9.28 亿元,同比正增长 193.08%,扣非净利润 5.96 亿元。公司持续聚焦中成药主业,出售天津史克股权,业务结构更加清晰。
达仁堂开展系列品牌活动,强化品牌形象。通过营销创新转型,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实现销售额 11.28 亿元,同比增长 5.45%,潜力单品清咽滴丸实现销售额 2.89 亿元,同比增长 52.28%。
从多家中药企业的半年报可以看出,中药行业正处于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政策暖风持续加持中药领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鼓励中药创新、支持中药国际化等政策,为企业在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带来机遇。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中成药集采扩围续约执行进度滞后影响增量市场释放,零售药店整合导致门店、客流、客单价下降,院外需求承压,医保改革推动购药渠道向线上迁移,压缩线下终端生存空间等。
对于中药企业来说,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强研发创新,无论是创新药研发,还是对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都需要不断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二是优化业务布局和渠道拓展,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拓展基层医疗市场等。三是强化品牌建设,要充分挖掘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四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合理控制成本,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