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近日,有报道称,山东某药房正在大范围关店。企查查公开数据显示,该连锁药店近两年新开门店仅10家,但累计注销达171家门店,闭店率达18.67%。旗下22家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注销7家,且累计注销门店超400家。
实际上,随着医药零售行业加速出清,药店闭店的情况屡有发生。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关闭零售药店约3.9万家,闭店率达到5.7%,而2023年为3.8%,线下药店关店速度持续加快。
在行业“阵痛下行期”的影响下,即便是部分头部连锁药店,业绩也难免承压。具体来看,2024年,除益丰药房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之外,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等连锁头部企业归母净利润全部下滑。2025年一季度,一心堂、老百姓、健之佳3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再从这些头部药店的数量来看,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等,单纯依靠门店扩张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其“跑马圈地”的速度已有所放缓,并也出现了闭店的情况。
例如,2024年,大参林关闭733家门店,主要为地方性规划、资源整合及策略性调整等因素。
健之佳则表示,面对行业短期压力和中期转型挑战,公司迅速调整短期经营策略,放缓门店扩张步伐,重点强化存量门店业绩的提升,提升经营效率,提质增效、控费增效。
那么,面对行业寒冬,连锁药店如何转型并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各大零售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部分企业已在转型之路上积极探索。例如,益丰药房通过数字化中台整合业务系统,实现从前端销售到后端供应链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在门店端,其开发的系列数字化协同产品提升了运营效率;物流端则凭借先进设备与技术,为供应链数字化运营提供保障,还打通第三方平台,构建 “在线问诊 - 医保支付 - 送药到家” 一站式服务网络。在客群争夺激烈的市场中,益丰药房将会员转化为业绩支撑点,建立覆盖多维度健康管理的会员管理系统,慢病患者的专属服务提升了复购率,普通消费者的免费检测与咨询强化了信任,会员消费数据反向驱动精准营销与商品优化。
一些企业还通过拓展服务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布局“药店+诊所”模式,整合中医诊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构建社区健康生态圈。还有企业将药店打造成“便利店”模式,除药品、保健品外,增加护肤品、化妆品、牛奶、零食等商品供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医药新零售”模式日渐成熟,不少头部连锁药店启动供应链服务能力建设,以把握新零售转型机遇。
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还需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也对专业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吸引和留住专业的医疗、健康管理人才成为关键。但毋庸置疑的是,积极转型、寻找新增长点已成为医药零售企业在寒冬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迎来行业的春天。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