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三季度创新药行业展望:海外授权与国内放量双轮驱动_创新药

   2025-07-24 640

  【 市场分析】在全球医药创新的浪潮中,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节点。今年三季度,创新药领域呈现出两个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为投资者与行业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思考。​
 

  管线海外授权:产业趋势延续,合作共赢​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管线海外授权的产业趋势愈发明显。众多中国创新药企业在诸多靶点的研发进度和疗效上已超越海外药企,这一优势使得海外药企从补充自身管线布局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强烈的合作需求。​
 

  从研发实力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积累,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信达生物为例,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成果斐然,多款产品的研发进度快,吸引了海外药企的目光。2025 年 1 月,信达生物与罗氏达成合作,将一款新药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益授权给罗氏。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信达生物带来了资金支持,更助力其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再如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达成合作,潜在总金额超60亿美元
 

  有数据统计,截至 6 月 30 日,交易事件已超 50 起,披露的合作总金额合计高达 484.48 亿美元,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创新药正加速融入全球医药市场。展望三季度,管线海外授权的产业趋势有望延续。对于海外药企而言,通过与中国创新药企业合作,可以快速补充自身管线,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
 

  国内销售放量: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三季度,国内销售放量是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另一关键因素。不过分析指出,其具体情况需紧密结合季报以及医保、商保谈判结果进行判断。医保和商保谈判结果直接决定了创新药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和销售规模,进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医保谈判作为创新药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门槛,近年来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进入医保目录成为创新药实现快速放量的主要方式。2019 年至 2023 年,共有 115 款创新药获批,其中 75 款进入医保目录,化药平均销量增幅达 39137.1%,生物药平均销量增幅为 646.3%。例如恒瑞医药的部分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可及性大大提高,随着进院数量的增加,收入快速增长。但同时,医保谈判也意味着药品价格的下降,企业需要通过以量换价的策略来实现盈利。​
 

  商保在创新药支付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随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在创新药支付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2025 年以来,政策层面频频释放利好信号,支持商保参与创新药支付。《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由医保部门、商业保险公司等相关方共同制定丙类目录,这为创新药通过商保实现支付放量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目前商保对创新药的支付占比仍较低,2024 年商保对创新药械的支付占比不到 10%,支付规模为 124 亿元。未来,商保需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高对创新药的支付能力,以助力创新药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放量。​
 

  今年三季度,创新药领域的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两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企业需把握海外授权的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密切关注医保、商保谈判结果,优化国内市场策略,以实现创新药的价值更大化。
 

  此外从业绩上看,近期,上市医药企业正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截至7月15日,已有超90家企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创新药领域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多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100%。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7月到8月,上市公司的中报将陆续披露,这将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窗口。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312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