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意见在持续推进 “科创板八条” 落地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重要举措,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业内普遍认为,这一 IPO 开闸信号预示着医药行业有望进一步回暖。
《科创板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不仅打通了支持优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为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尤其是创新药企业,这无疑是一大利好。因为许多创新药企业在研发阶段投入巨大,往往处于未盈利状态,此前的上市限制让它们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压力,而此次政策的调整将为它们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有力支持。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医疗大健康领域共有18家公司顺利上市,募集金额超180.3亿元。从上市板块看,港股成为上市主要阵地。有10家药企在港股上市,有4家登陆上交所,有3家在纳斯达克上市,有1家登陆深交所。
从公司类型看,创新药领域有6家,包括亚盛医药、维昇药业、映恩生物、恒瑞医药、派格生物、药捷安康,是今年上市的医疗健康领域的公司中较多的。
业内表示,创新药是受市场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在今年5月23日顺利登陆港交所的恒瑞医药,共募集资金约98.9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国内规模大的医药IPO项目。据悉,恒瑞医药在港股上市当日,开盘即大涨近30%,盘中最高涨幅超37%,收盘上涨25.2%。
对于98.9亿港元的资金,恒瑞医药表示,计划约75%用于研发计划,约15%用于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及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和研发设施,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再如4月15日登陆港交所的映恩生物,市场消息称,映恩生物此次IPO创下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块多项纪录:估值跃升三倍,成为港股18A板块中估值增幅大的项目;国际配售获13.52倍超额认购,为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高认购倍数。
资料显示,映恩生物聚焦于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领域的ADC创新药研发,目前尚未有产品上市,主要收入来自对外许可及合作协议。虽然年轻,映恩生物却是ADC领域重要企业之一,吸引了15家基石投资者,包括BioNTech、富国基金、易方达等。据悉,迄今为止,映恩生物已与BioNTech、百济神州、 Adcendo、GSK(葛兰素史克)等企业签订了多项对外许可及合作交易,交易总价值逾60亿美元。
随着科创板新政的逐步落地,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药企业受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医药行业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回暖与发展,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