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近日,有券商基金总经理称,预计未来3-5年区间,包括创新药等在内的行业具备较多投资机会。
从行业趋势来看,创新药已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过去,一款新药从立项到上市,往往需要投入超 10 亿美元,历经 10-15 年的漫长周期,且成功率不到 10%。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生态的逐渐成熟,这一局面正有所改善。以中国为例,在热门技术赛道如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双抗、细胞治疗等领域,中国创新药企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从交易数据上也能直观体现这一趋势,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数量从 2018 年的 17 项增长至 2024 年的 94 项,首付款从 2018 年的约 2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约 41 亿美元,2024 年中国企业 License-out 总交易金额达 519 亿美元。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企 License-out 交易总额更是达 3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2% 。这表明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创新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未来 3-5 年有望在全球市场进一步拓展份额,为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政策环境也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5 年 7 月 1 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研发、多元支付、加速进院等多个方面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在支持研发方面,通过医保数据为新药研发 “导航”,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有助于企业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同时,聚焦重大传染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多元支付上,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提高创新药的可及性,这将进一步扩大创新药的市场需求。加速进院方面,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解决了创新药从上市到进院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创新药企业在未来 3-5 年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和市场推广难度。
技术突破也是创新药未来投资机会的重要支撑。AI(人工智能)与创新药的融合正为行业带来新的变革。AI 在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如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临床试验模拟等方面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能够显著提升制药行业效率。对于医药外包(CXO)领域而言,AI 制药能力的构建或成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抓手。AI 在影像识别、病理分析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性较强,在慢病管理、早癌筛查等领域也高度依赖 AI 数据分析,这将推动创新药在更多细分领域的发展,催生新的投资机会。在双抗领域,中国头款双抗获批,多款产品进入临床三期或获海外高额授权,企业从 “靶点发现” 转向 “组合实验”,充分发挥效率与工艺优势。这些技术突破将不断拓宽创新药的研发边界,开发出更多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从而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对高质量医疗需求的增长,创新药市场空间广阔。在肿瘤治疗领域,全球肿瘤药市场规模超 15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中国靶向 + 免疫治疗占比将达 85.8%,国产小分子加速收获。自身免疫病领域与癌症并列最大创新药细分方向,受环境、生活水平及医保覆盖提升驱动,关注度持续走高。罕见病领域,虽然单个病种患者数量少,但病种繁多,总体患者群体庞大,且目前大部分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创新药研发一旦取得突破,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无论是行业自身发展趋势、政策大力扶持,还是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都表明未来创新药行业蕴含着较多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