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政策驱动下,展现出明确的投资方向。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整合四大主线值得重点关注,这些主线不仅蕴含着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也为投资者指明了潜在的价值增长点。
创新主线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球范围内,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这为创新类资产的定价营造了有利环境。充足的资金流动性能够为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加大在创新药物、新型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投入。同时,国家层面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医药行业创新,从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到加快创新产品的审批上市流程,一系列举措为创新型医药企业保驾护航。此外,前沿技术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可能。投资者应积极关注在这些前沿技术领域布局较早、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它们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出海主线是中国医药产业迈向全球市场的重要路径。随着国内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医药企业已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从创新药领域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在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在全球市场获得认可。在医疗器械方面,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如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等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然而,医药企业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差异、市场准入门槛、文化差异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因此,评估公司产品及团队的国际竞争力成为选股的核心依据。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管理团队、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质量体系以及完善的海外市场销售渠道的企业,更有可能在出海征程中脱颖而出。虽然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但从长远来看,医药行业有望诞生全球性大公司,出海主线的投资价值不容忽视。
边际变化主线涵盖政策改善和供求关系改善两个重要方面。在政策改善方面,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成为重点关注领域。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策旨在提高医药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这将为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带来整合市场的机遇,具备规模优势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医疗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高端医疗设备如 CT、MRI 等的更新换代需求旺盛,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将受益于这一政策红利。在供求关系改善方面,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前期经历了深度调整,估值已处于相对合理区间。随着全球投融资环境的逐渐恢复,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望增加,从而推动全球客户对 CXO 企业的需求逐步回暖。对于在 CXO 行业中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客户资源丰富的企业,下半年或将迎来业绩增长的拐点。
整合主线聚焦于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和央国企。在医疗器械领域,行业整合趋势明显,一方面,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不断拓展产品线;另一方面,行业监管趋严,促使中小企业加速出清,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中药子行业则在政策支持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提升到中医药服务的推广,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中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部分具有品牌优势、产品质量过硬的中药企业有望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快速发展。此外,央国企在医药行业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它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央国企主导的医药产业整合项目,有望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