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2025 年上半年,医药行情经历了从底部回暖到逐步走强的过程。进入下半年,券商指出,创新药板块依旧前景向好,同时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领域的增速回升也值得关注。
创新药:持续向好,BD 交易与政策共促发展
2025年国内政策端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丙类目录即将落地,集采政策优化纠偏,医保谈判逐步成熟。这一系列政策为创新药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市场表现来看,创新药 BD(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拓展)交易在 2025 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仅 2025 年 5 月,就至少有 6 家国内创新药企对外官宣了 BD 交易订单,且大部分为中外药企之间的跨境合作。数据显示,2025 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 455 亿美元,首付款已达到 22 亿美元,全年交易规模有望刷新历史纪录。2020 - 2024 年期间,创新药 BD 交易总金额从 92 亿美元飙升至 523 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也从 6 亿美元增长到 41 亿美元。这种高频次、大规模的交易,反映出创新药市场的活跃程度。
对于创新药企而言,BD 交易不仅是获取现金流以维持研发进程的关键手段,更是让创新成果获得全球认可的重要途径。下半年创新药 BD 预计仍将持续,国内丙类目录及商保政策有望推动估值继续提升。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BD 交易能够帮助药企整合资源,加速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医药投融资:二级市场带动一级市场,CXO 及上游前景光明
二级市场的繁荣对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2025年,随着宏观层面全球主要央行利率呈降息趋势,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市场资金流动性增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这为医药创新企业的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数据上看,就月度数据而言,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5 月,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金额月度环比多为正增长,全球生物医药融资逐步回暖。二级市场的活跃使得投资者对医药创新领域的信心增强,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一级市场的初创企业和研发项目中。
随着一级市场投融资的回升,CX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的统称)及上游产业的景气度也将向好。CXO 企业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生产等各个环节的专业服务,是创新药产业链中不能缺少的一环。一级市场资金的涌入,意味着更多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启动,这将直接带动 CXO 企业订单的增加。同时,上游产业如医药原料、试剂等的需求也会相应增长,整个创新药产业链将迎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医疗器械:招投标数据回暖,行业有望触底回升
医疗器械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目前招投标数据已开始回暖。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成为推动行业复苏的重要动力。在一些医疗机构,老旧的医疗器械设备面临更新换代的需求,而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基层医疗建设的推进,对医疗器械的新增需求也在增加。例如,在一些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需要配备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检验检测仪器等。这些需求的释放,将拉动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增长。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策也在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支持力度。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研发,推动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进程。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在招投标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预计随着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在 2025 年下半年有望实现触底回升,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医疗服务:行业拐点显现,复苏信号初现
全国 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 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改革实现统筹区及符合条件医疗机构全覆盖,这一改革对医疗服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初期,部分医疗机构面临着成本控制、服务模式调整等挑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逐渐适应并开始显现积极变化。以眼科领域为例,复苏信号已经显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眼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一些眼科专科医院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在 DRG/DIP 支付改革下,实现了业务量和收入的双增长。
医疗服务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合作。例如,一些大型综合医院与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和新技术应用;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创新的健康保险产品,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通过这些合作,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拓展业务范围,为行业的复苏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预计在 2025 年下半年,随着 DRG/DIP 支付改革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和医疗服务机构自身的调整优化,医疗服务行业增速有望迎来拐点,实现稳健增长。
医药消费:静待复苏,关注政策效果
医药消费与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观察国内刺激消费政策效果,预期有利于医药消费复苏。同时,渠道库存出清、终端需求回暖也为医药消费市场的复苏创造了条件。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等领域,消费者对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药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各地也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医药消费。例如,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其中部分可用于购买医药产品和服务;推动医药电商的发展,提高医药产品的销售便利性;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的信任度。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医药消费市场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迎来复苏,为医药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投资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与细分头部
基于对 2025 年下半年医药各领域的分析,券商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并关注医药消费复苏。在创新药领域,具有强大研发实力、丰富产品线和成功 BD 交易经验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在热门靶点如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GLP - 1(胰高血糖素样肽 - 1)等领域有布局且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企业。对于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行业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技术实力和规模效应,在行业复苏过程中将先受益。在医药消费领域,关注那些产品质量可靠、市场渠道广泛的企业,随着消费市场的回暖,这些企业有望实现业绩增长。2025 年下半年,医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