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分析】近期,医药行情持续回暖,创新药细分领域尤受关注,不少公募机构宣推医药主题基金并发表相关投资观点。
例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基金经理表示,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近期头部药企与跨国药企达成多项授权合作,印证了中国创新药领域在全球的竞争力;随着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外资机构配置意愿增强;部分重要行业大会的时间窗口临近,国内创新药企会陆续发布临床数据,往往有利于港股创新药企业的阶段性表现。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的基金经理认为,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出现了积极的新变化:一是很多生物科技或生物制药公司收入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业绩出现板块性拐点;二是今年很多创新药公司的经营数据和海外BD(商业化拓展)交易兑现力度强于以往,个股的阿尔法差异逐渐凸显。非常看好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和后续头部的股价表现。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创新药领域处于出海和国内医保市场的双重提振周期,2025年将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业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长期来看,在支付端的显著改善下,创新药企业估值将持续提升,看好创新药行业长周期、大级别的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认为,2025年医药行业将迎来整体反弹,对创新药领域长期看好。这也是他目前重仓的方向,在今年一季度,他以逐步提高组合的进攻性作为调仓思路,中期维度看好AI医疗。
融通健康产业的基金经理认为,在经历了近五年的调整后,制约医药板块的多重负面因素正逐步消退。2025年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双重提振,看好创新产业链(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药消费复苏(零售药店、中药)、低市净率品种的投资机会。
对于医药板块,有券商发布研报称,创新药板块步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与对外授权齐发力,推动营收增长并加快盈利转折。仿创结合企业创新药占比提升,仿制药受集采压制。中药板块短期承压但长期仍具品牌化与创新潜力。医疗器械受政策落地缓慢和库存影响短期承压,招投标回暖带动复苏预期;医疗服务受非刚需消费复苏滞后拖累,但AI赋能和细分赛道企稳为头部企业带来新机遇。生命科学上游处于景气反转初期,海外需求回暖、国内企业加大研发与全球布局,有望重回高增速。CXO板块中CDMO订单增长强劲,业绩持续验证,一体化头部展现突围潜力。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创新能力,产品具备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药公司,以及新签订单、在手订单高增长的头部CDMO公司。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