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政策护航,市场焕新!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_创新药

   2025-05-29 520

  【 市场分析】在全球医药产业的宏大版图中,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以令人瞩目的姿态强势崛起,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充分彰显了中国创新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耀眼。​
 

  从政策端来看,我国对创新药的扶持力度达到了新高度。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医保集采持续向创新药倾斜,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助力其研发与生产持续推进。与此同时,地方也纷纷响应,多地相继出台创新药扶持文件,从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到产业园区建设等多方面给予多方位支持,构建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创新药政策扶持网络,为创新药行业的蓬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规模的增长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强劲发展态势。有数据显示,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 1325 亿美元稳步攀升至 2024 年的 1592 亿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总体稳定在 15% 左右,这一成绩已然不俗。而展望未来,行业前景更为广阔,预测显示,到 2030 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成功突破 3000 亿美元大关,全球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众多推动中国创新药崛起的力量中,国内药企的创新成果尤为突出。以恒瑞医药为例,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企业,恒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数据显示,2024年,恒瑞医药全年投入82.28亿元,同比增长18.6%,研发投入占比达29.4%,累计研发投入超440亿元。
 

  在高研发投入下,恒瑞医药创新药研发领域成果丰硕。数据显示,2024 年,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达 138.92 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 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一半以上,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据悉,2024年至今,恒瑞医药有不少于10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包括4款1类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术后疼痛)、夫那奇珠单抗(强直性脊柱炎)、瑞卡西单抗(银屑病)、硫酸艾玛昔替尼(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覆盖神经科学、自免、心血管等领域。2024 年至今,恒瑞已累计获批19款1类创新药及4款2类新药,创新药管线已形成 “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 的良性循环。
 

  百济神州同样表现卓越,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百济神州构建了创新的全球运营模式,涵盖了差异化科研能力、广泛的临床开发布局以及自主生产能力等多个关键方面。有机构指出,百济神州2025年全年总收入指引强劲,受益于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在美国及欧洲市场的持续扩张。作为市场上稀缺的同时具有全球化研发和销售能力的创新药公司,百济神州正通过不断推出创新药物,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百济神州核心自研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需求强劲增长,全球销售额达56.92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销售额达40.41亿元,同比增长61.9%;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为8.36亿元,同比增长75.4%。
 

  除了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国内还有众多创新药企业也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众多国产创新药的相继获批上市,不仅丰富了国内患者的用药选择,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与可负担性,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通过产品直接 “出海”、License - out(对外授权)以及 NewCo(新公司模式)等多样化的 “出海” 模式,深度参与全球创新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加速了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进程。​
 

  如今,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托强大的政策支持、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以及企业优异的创新成果,在全球市场中持续拓展版图。未来,中国创新药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更多疾病领域开发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产品,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中国创新药企业将与国际同行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输出、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药产业链,多方位提升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影响力。可以预见,在政策、市场与企业的协同推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必将向着全球创新药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全球医药健康领域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285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