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生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职工医保个人“钱包”为何减少?河南“共济模式”回答你

   2022-07-07 770
核心提示:自1日起,河南省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进行了改革调整: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仍然全部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上述改革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网友疑虑,个人账户减少会否影响职工
自1日起,河南省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进行了改革调整: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仍然全部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上述改革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网友疑虑,个人账户减少会否影响职工统筹待遇,降低整体保障功能?河南省政府新闻办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解答称,个人账户新计入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整体保障功能的降低。
 
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罗文阁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个人账户由积累式转为互助“共济式”,同步实施职工门诊统筹,用于对人民群众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保住院和门诊大病拓展到普通门诊,形成了全链条的医疗费用保障体系。
 
通过改革实现一个“大共济”,一个“小共济”。“大共济”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在全体参保人群范围内实行共济保障;“小共济”就是医保个人账户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
 
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张秀玲解释称,家庭成员之间共济,就是原来只能本人使用的个人账户,现在可以支付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发生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
 
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还可用于支付家庭成员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为职工本人缴纳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费和为家庭成员缴纳居民医保费等。
 
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郑子健介绍新的医保计入方法称,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仍然全部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即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2%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比例划入调整为按定额划入,额度为上一年度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全省人均月计入约60元。
 
罗文阁表示,这一计入方法,在不改变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模式、不增加单位和个人的缴费项目的基础上,每年约90亿元的个人账户资金转为统筹基金,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加强门诊共济保障,提高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让医保基金更好的用于那些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身上,特别是用在退休人员身上。
 
她举例,2021年,河南全省职工医保基金当年筹集566.3亿元,统筹基金支出303.6亿元。改革后,预计的支出为393.6亿元,增加的统筹基金支出使基金的使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据悉,此次改革调整以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前期的个人积累仍然归个人所有。就郑州市来说,截至2021年底,该市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的102亿元,这些资金仍是个人权益,改革后参与家庭成员共济,不转到统筹基金共济。
 
总体来说,个人账户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保障降低,而是放到了共济保障的大池子里,形成了新的保障机制,把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从制度上来讲,共济保障更具有风险防范功能。”郑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杜建强如是说。(完)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ws.com/news/show-138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卫生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3016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