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在医药产业的创新浪潮中,核药成为全球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作为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制剂,核药不仅改写着疾病诊疗格局,更在我国展现出增长潜力。从 2021年30亿元的市场规模,到2023年攀升至 54 亿元,再到预计2030年显像诊断与治疗用核药市场的持续扩容,中国核药产业正加速跑出 “加速度”,朝着万亿级市场规模稳步迈进。
市场蓝海之下,国内药企纷纷加码核药赛道,以技术突破打破进口依赖,构筑产业竞争壁垒。今年8月,广药集团同厦门稀土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出资成立广州白云山稀核健康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稀核健康”),正式宣告将全面布局核药新赛道。近日,白云山稀核健康技术团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利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国产固体靶系统,成功实现了锆-89的高质量制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固体靶系统并非 “单点突破”,还具备镓 - 68、铜 - 64、钪 - 44 等多种关键核素的生产能力,为后续核药研发搭建起坚实的技术平台。
据悉,广药集团的核药布局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制定了清晰的短、中、长期战略蓝图。短期其基于自主开发的“固体靶”技术,突破全球瓶颈,快速产业化稀土诊断、治疗型核素产品,打破进口依赖;中期计划建设基于中高能加速器的核素生产研发基地,推动新型α治疗核素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并布局多条RDC研发管线;长期则致力于提供具有广药集团特色的智慧核医疗解决方案,包括核素及核药的生产供应、研发转化、诊疗配送、医疗服务等。展望未来,随着在核药领域的持续深耕,广药集团核药创新产品有望加快面市。
不止广药集团,国内药企在治疗性核药领域的突破不断涌现。如9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显示,烟台蓝纳成生物的"177Lu-LNC1009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该产品一种新型双靶点放射性体内治疗药物,同时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和整合素αvβ3,拟用于治疗FAP和/或αvβ3阳性的成人实体瘤患者。
此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在肺癌患者中,68Ga-LNC1009具有肿瘤高摄取,延长的肿瘤滞留时间和良好的肿瘤-背景比值(TBR);与18F-FDG及68Ga-RGD相比,68Ga-LNC1009PET/CT显示出更高的肺癌原发灶检出率、更高的肿瘤摄取和更好的转移灶检出表现;此外,双靶向FAP和αvβ3的18F-LNC1007注射液可以进一步提高肿瘤的诊断效率,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中,18F-LNC1007注射液能够显著延长肿瘤摄取时间、提升肿瘤靶向效率,并具有良好的肿瘤成像质量。
当前,核药正革命性地改变着疾病的诊疗方式,也是各国生物医药产业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有数据显示,全球治疗性核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我国产业增速持续超过15%,预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级别。
据悉,近年来,为支持核医疗产业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顶层设计,明确支持技术研发,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创新。展望未来,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更多创新产品落地、研发平台完善及诊疗体系成熟,中国核药不仅将满足国内患者的健康需求,更有望在全球核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