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随着AI药物发现技术持续迭代,AI有望在分子结构设计上取得更优结果,并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研发效率。如今大型制药公司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AIDD的战略价值。
根据梳理,近期全球AI制药领域迎来多起重要事件。其中,今年9月9日,礼来宣布将推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平台TuneLab,该平台将向生物技术企业开放基于其多年研究数据训练的AI药物发现模型。礼来表示,此次发布的AI模型包含耗资逾10亿美元获得的专有数据。
据悉,TuneLab头批开放了18个模型,其中12个专注于小分子属性预测,6个专注于抗体开发。更多模型将陆续上线,包括礼来科学家已在使用的、与Insitro联合开发具备AI能力的体内预测模型。目前,已有十余家贡献训练数据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可免费使用这些模型。
从战略角度看,礼来与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双方都将受益于数据网络效应。随着多样化合作伙伴数据通过联邦训练不断汇入,共享模型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化学物质领域,从而提供更优异的预测能力,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礼来还可借此增强平台黏性、扩大合作生态,获得额外竞争优势。
同在9月,诺华与MonteRosaTherapeutics达成一项新合作,双方将携手开发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疾病的新型降解剂。Monte Rosa有资格获得最高达57亿美元的款项。
据悉,Monte Rosa的QuEEN™(定量工程化消除新底物)发现引擎融合了AI引导的化学技术、多样化的化学库、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能够合理设计出具有很高选择性的分子胶降解剂。分子胶降解剂作为小分子蛋白质降解剂,有望治疗包括其他降解剂在内的多种治疗方式难以应对的疾病,目前该公司已构建起分子胶降解剂管线,覆盖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肿瘤学等多个领域。
今年8月,礼来还与Superluminal达成一项潜在总价值达13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人工智能(AI)开发小分子药物,治疗肥胖和其他心脏代谢疾病。
根据协议,礼来获得了开发和商业化通过Superluminal的人工智能平台确定的候选药物的独家权利,该平台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GPCR是一种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如代谢、细胞生长和免疫调节。该协议与礼来公司加强其在肥胖治疗市场的战略一致,该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达到1500亿美元。
此外,6月份,阿斯利康还曾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AI驱动的药物研究。据悉,石药集团将利用其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展研究。该平台运用AI技术分析靶向蛋白与现有化合物分子的结合模式,并进行针对性优化,旨在筛选出高效且具有优异开发潜力的小分子。
随着 AI 药物发现技术(AIDD)的持续迭代,其将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不仅将显著缩短研发周期,更能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成为破解传统药物研发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率困境的关键突破口。制药公司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AIDD的战略价值。
据悉,在国内市场,药企也积极加码布局AI技术。如9月24日,晶泰科技与百诚医药宣布签订合作意向书。根据合作意向书,百诚医药将委托晶泰科技,利用其“AI+机器人”平台开展新药研发工作;晶泰科技将委托百诚医药开展药学研究等研发工作。双方还计划针对疼痛、嗜睡、肿瘤、自免、眼科等多个疾病领域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借助晶泰科技的AI药物研发平台,共同推进创新药管线的研发与孵化,并择机成立合资公司,探索更广领域的商业合作。
此外,恒瑞等头部医药企业也在不断开拓AI药物研发平台,而深度智耀、晶泰科技、剂泰科技等一众企业崛起,这些都成为中国AI制药全球竞争力的缩影。有数据预测,2025-2028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将由12.1亿元增加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无论是全球大型药企的战略布局,还是国内企业的积极探索,其都清晰地表明,AI 药物发现技术(AIDD)正从技术探索走向实际应用,逐步成为药物研发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DD 将进一步打破传统药物研发的瓶颈,在分子设计、靶点筛选、临床试验预测等多个环节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医药行业向更高效、更精准、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 AI 制药领域,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将愈发激烈,技术创新速度也将不断加快。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